郭氏ldquo挑治rdquo治疗

一怎么找到挑治部位?

选择背部相应区域的阳性反应点,多为灰白色,棕褐色或者异于正常皮肤的颜色,也可以是压痛点,如果找不到阳性反应点可以选和疾病相关的背俞穴或夹脊穴。

二挑治的方法是?

局部消毒后,手持针具缓慢刺入皮肤1~2mm,随即倾斜针身,针尖轻轻向上挑起,向外牵拉,上下前后左右摇摆,反复牵拉摇摆,挑断皮下部分纤维组织后出针,偶有少量出血,操作重在挑和反复牵拉摇摆,一般是一周挑治一次。

三怎么配合治疗?

针刺治疗癌症,郭老根据经络辨证常采用疏肝解郁,培元固本的配穴方法,通常是1周针刺3次,不同的癌症选穴不同;为了扶助正气,郭老常为患者做麦粒灸,选穴以大椎,膏肓为主,第一次治疗教会家属后,让其每天上午坚持做麦粒灸,至少做天,立夏至白露是癌症患者做麦粒灸的最佳时节。

四操作方式

常用的操作方法有选点挑治、区域挑治和截根疗法三种。

①选点挑治:

在背部上起第七颈椎、下至第五腰椎、旁及两侧腋后线范围内寻找疾病反应点。反应点多为棕色、灰白色、暗灰色等,按之不褪色、小米粒大小的丘疹。此法适用于颈部多发性疖肿。

②区域挑治:

在腰椎两侧旁开1~1.5寸的纵线上任选一点挑治,尤其在第三腰椎到第二腰椎之间旁开1~1.5寸的纵线上挑治效果更好。本法适用于内痔出血、肛裂、脱肛、肛门瘙痒等。

③截根疗法:

取大椎下四横指处,在此处上下左右1cm范围内寻找反应点或敏感点。治疗时让病人反坐在靠椅上,两手扶于靠背架,暴露背部。体弱患者可采用俯卧位,防止虚脱。挑治前局部常规消毒,用小号三棱针刺入皮下至浅筋膜层,挑断黄白色纤维数根,挑毕以消毒纱布敷盖。一次不愈可于2~3周后再行挑治,部位可以另选。

五适应症

某些疾病,在一定部位,出现一种斑点,进行挑治后,可缓解病痛,或达到痊愈。

痔疮

痔疮挑治点:痔点一般散布在背部第七颈椎至第五腰椎、两侧腋后线的范围内,多见于中、下部,靠近脊椎。呈丘疹样,针帽大小,稍突起,略带色素,多为灰白、暗红、棕褐、浅红色,压之不褪色,有的点上可长一根毛,但须与痣、毛囊炎、色素斑等区别开。

痔点寻找困难时,可用两手在病人背部磨擦,观察痔点的出现。若同时出现两个痔点,选其明显的一个,痔点越靠近脊柱、越靠下,效果越好。

此外,也可行穴位挑治,可取关元俞、大肠俞、气海俞,也可在第三、四、五腰椎0.5寸处挑治,每次挑一对穴位。

麦粒肿

麦粒肿挑治点:在病员肩胛区内,可找到粟粒大、高出皮肤、淡红色、压之不退的小皮疹,挑法如挑痔点一样。左挑右,右挑左。一般挑后一日即可痊愈。

颈淋巴结核

颈淋巴结核挑治点:在脊柱两侧、肩胛骨下角以上,可找到结核点,在病人两肩胛间下角以上的脊柱两侧,找到红色,小米粒大,稍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的的挑治点。左挑右,右挑左。一般挑后30-40日内可以消散。

“挑治”治疗在教材中消失已久,并不是不好用,而是少有人去传承。但是我们不能让这么好的技法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nongzhong.com/gzgz/68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