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患者达临床完全缓解,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评效为临床完全缓解(cCR)的患者接受等待观察(WW)与治疗后发生病理完全缓解(ypCR)患者在生存率上没有明显差异,与接受根治性手术相比,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故针对WW相关策略进行梳理。

WW策略中的一些重要概念

注:相关重要概念证据等级均为IV级,推荐级别为专家共识;

WW策略对患者的收益和风险

1.新辅助治疗后评估为cCR的患者,选择WW策略,远期预后与根治性手术后达ypCR患者无明显差异。

WW策略重要循证证据

2.WW策略的收益

因可以保留直肠反射弧、直肠及肛门的器官功能、避免手术损伤和并发症风险,从而提高直肠癌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和重返社会能力。

3.WW策略的风险

在等待观察周期内,存在局部再生以及发生远处转移的风险;

部分患者出现放化疗相关的远期不良反应等;

因需密切随访,可能会增加患者经济及心理负担。

开展WW策略的条件

1.建议使用MRI评价直肠癌位置,在低位直肠癌[肿瘤下缘距肛缘≤5cm或肿瘤下缘距肛管直肠环≤2cm]的患者中开展WW策略。

建议满足如下条件时开展WW策略:

现有常规外科技术保肛困难;

患者有强烈的保肛意愿;

原发灶评估后预计有较高概率能在新辅助治疗后达到cCR或near-cCR;

患者依从性好,具备后续2~3年密切随访的条件。

CSCO指南建议开展WW策略条件:

对初始分期cT1~2N0的低位直肠癌,常规外科技术保肛困难,且有强烈保肛意愿者;

初始分期cT3~4N+的中低位直肠癌,在新辅助治疗后达到cCR的患者。

*有强烈保肛意愿的cT2分期患者,因新辅助治疗后预期pCR率较高,可将WW疗法作为一项治疗选择向患者告知。

2.在局部复发、远处转移风险较低的直肠癌患者中,可以考虑开展WW策略;在局部复发、远处转移风险较高的直肠癌患者中,需谨慎开展WW策略。

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高风险因素:

直肠固有筋膜受累(mesorectalfascia+,MRF+);

直肠壁外脉管侵犯(extramuralvenousinvasion+,EMVI+)、影像学上肿瘤侵犯直肠上血管的分支;

T3c~d/T4;

G4级分化:印戒细胞癌或黏液腺癌。

3.不建议开展WW策略的患者包括:

基础肛门功能差

无法耐受传统放化疗或全程新辅助治疗

保肛意愿不强

对WW存在疑虑或无法接受WW相关风险者。

4.开展WW的临床中心需满足以下条件:

拥有包括内外科、放疗科、影像科、消化内镜、病理科等科室的肿瘤MDT诊疗团队;

保证有专人密切随访患者;

充分告知风险收益,签署知情同意书。

新辅助治疗后cCR和near-cCR的诊断标准

建议通过内镜、直肠指检、直肠核磁(T2WI/DWI)、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及胸腹盆增强CT综合判断患者是否达到cCR或near-cCR。

目前国际上关于cCR的判定标准还未形成统一标准,不同国家cCR诊断方法如图:

注:

SaoPaulo标准:新辅助放化疗8周后:

1.内镜检查无残留溃疡、肿物或直肠壁不规则改变;

2.活检阴性;

3.MRI残留低信号;DWI上无肿瘤挛缩征象;

4.PET?CT上肠壁无残留摄取

ESMO指南标准:

1.直肠指检未及肿块或溃疡;

2.内镜检查下除扁平瘢痕、毛细血管扩张或黏膜苍白外无其他改变;

3.多点活检阴性;

4.MRI或直肠超声:未见原发部位及淋巴引流区域肿瘤残余;

5.血清CEA正常

美国MSKCC三级诊断标准:

1.内镜检查

2.直肠指诊

3.直肠MRI:T2WI/DWI序列检查

血清CEA升高患者pCR率、肿瘤降期率、病理学肿瘤退缩率、总生存期明显偏低,国内外通常将CEA异常升高列为cCR或near-cCR排除标准

盆腔CT/MR检查则有助于判断有无盆腔复发

内镜活检注意假阴性可能,新辅助治疗后肿瘤可能在肌层残存,故活检至肌层有诊断价值

综合国内外文献及美国MSKCC诊断标准,目前建议判断标准如下图:

新辅助治疗后评判cCR的最佳时间

建议新辅助治疗结束后8~12周作为cCR的评价时间

对于保肛意愿强烈、接受强化新辅助治疗方案者,酌情延长至16~24周。

如何提高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发生cCR的比例

通过全程新辅助治疗、增加放疗同步化疗强度、同期联合化疗(卡培他滨+CPT?11)、联合近距离放疗、延长放疗结束到手术间隔等,可提高cCR的比例,但需要充分考虑高强度治疗后未能达到cCR患者因过度治疗带来的额外损害。

目前主要包括方法如下图:

WW策略随访建议

建议随访频率与项目:如图

WW策略流程建议

如图:

注:

局部再生的判断:

①绝大部分(90%)为管腔内再生,内镜下可见肿瘤,直肠指检可触及,MRI可表现为原有T2低信号瘢痕中出现中等信号,而T2低信号瘢痕发生信号强度变化、厚度变化等

②少数为直肠系膜内再生,主要依赖MRI检查,表现为直肠系膜内新发的肿大淋巴结、肿瘤卫星灶,MRI下多表现为边界不规则的混合信号

对于治疗后达near?cCR或分期<ycT2N0,保肛困难的患者,可选择行局部切除术。如随访中肿瘤局部再生符合上述标准,可选择行(补救性)局部切除术

对于存在保肛可能的患者,因局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故需谨慎选择(补救性)局部切除术。

建议根据治疗前原肿瘤边界确定局部切除的切缘。

行局部切除术的患者应重新被纳入WW随访计划

需要再次行TME手术的高危因素:

①ypT分期≥T2,

②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

③有脉管癌栓、神经浸润、放射状或基底切缘阳性。

随访过程中出现远处转移:

①局部持续保持cCR状态:可优先处理远处转移灶,原发病灶可继续等待观察。

②远处转移的处理原则可参考NCCN、ESMO等指南的治疗建议进行处理。

策划:GoEun投稿及合作:yinqihang

dxy.cn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题图及文中素材来源:站酷海洛

参考文献: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等待观察策略专家共识(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01):1-2-3-4-5-6-7-8-9.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nongzhong.com/gzgz/71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