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年龄37岁,产后14年,G1P1,无家族史,既往体健。主诉:每次性生活过后臀底部总是容易酸痛疲劳,于医院妇产康复科进行评估治疗。
●1.刘主任先是进行了常规的骨盆评估,通过对比骨盆髂前上棘,骼棘,及坐骨结节的位置,评估了骨盆高低问题,是右前下左后上的骨盆旋转状态,并进行了高氏骨盆的手法矫正。并对患者进行家庭正常姿势的宣教。
●
2.接着进行盆底肌手诊及肌电评估
仰卧位,上肢放松并放于体侧,截石体位,两腿张开,脚掌相对,臀部稍稍腾空,检者一手触臀底部,一边嘱患者听口令进行腹式呼吸(吸气鼓肚子,呼气收肚子)同时进行肛门收缩,放松。(就是这个动作哦),从而发现患者做这个动作时总是臀底部不自觉的代偿性用力。矫正后,患者进行腹式呼吸配合缩肛运动,放松臀部肌群,五组训练后明显感觉臀部能控制,不再辅助性代偿。
3.手诊和肌电结果显示肛门及会阴部由于盆底肌松弛,快肌肌力2级,慢肌肌力2级,阴道前壁II度脱垂,放松延迟等等而无法及时有力的收缩保持和放松。
最后,刘主任给出了具体的治疗方案:
1、进行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kegel训练及盆底磁刺激1-2个疗程。
2、每天配合阴道哑铃进行家庭巩固训练20分钟。
3、配合进行1-2个疗程的骨盆手法矫正。
4、核心肌群运动训练配合腹式呼吸增强盆底肌耐力和稳定性。
●
作为一名康复治疗学的学生,康复这个词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妇产康复这个词在进入省立实习之前我了解的并不多。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科室?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要用这种疗法进行治疗我是在后来的临床实践学习中才慢慢摸索明白。只有亲眼见证患者们伴随苦痛而来,带着满意离开,才更能明白妇产康复存在的意义。妇产康复虽然刚刚发展起来,但是女性健康永远都是一个不容忽略的话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妇产康复大势所趋,会逐步成为产后妈妈们的必修课。希望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能用自己的所学去解决产妇及患者的病痛。
河南中医药大学实习生:潘梦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