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瑜,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学历,第三党支部书记、消化内科副主任兼消化二区主任,广西预防医学会消化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西医师协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医师协会消化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先后获得“钦州市卫计系统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十佳科主任”等荣誉称号。
他利用不开刀的内镜技术,让“开膛破肚”跨入微创时代
杜瑜自年参加工作以来,年开始接触ERCP手术。那时的ERCP还是一项高精尖的技术,区内经验比较少,市内空白。他师从樊代明院士、郭学刚教授团队,跟着老师不断学习、摸索。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对专业的热爱,逐渐掌握手术技巧,并且越来越熟练。15年下来,累计ERCP手术量超过例,在业内遥遥领先。经他救治的患者更是不胜枚举。
39岁的黄女士(化名),2年前检查出患胆囊结石后已行胆囊切除术,术后一直注意饮食。但是近一年来,黄女士的工作强度越来越大,饮食和作息经常不规律。慢慢地,黄女士感觉进食后经常会出现上腹部的持续性胀痛,向背部放射,有时还伴有恶心呕吐。最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疼痛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近一个月来,黄女士的症状反复加重,行胃镜检查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这种疼痛的感觉和之前胆囊结石有点像,但是做过几次B超都没有发现结石”,黄女士陈述。杜瑜十分敏锐地注意到黄女士的超声提示中有这样一行字:胆总管上段内径略宽。杜瑜结合他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心里已经有了判断。随后,杜瑜为黄女士进行ERCP诊治。正如他所料,黄女士的胆总管中果然有一个直径1.2CM的结石。经过内镜下手术,不用“开膛破肚”,利用自然腔道为黄女士成功取出结石。患者疑问为什么之前腹部超声检查都没有发现这个“罪魁祸首”呢?杜瑜解释:“经腹部超声对胆胰系统结石的诊断容易受到肠道气体的干扰,影响超声的观察。胆总管下段开口于十二指肠,当十二指肠内气体较多时,就会影响对胆总管下段的观察而遗漏疾病。”
为患者进行ERCP微创取石术
他身先士卒,勤勉敬业,积极开拓,敢于作为,出色完成各项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杜瑜身为支部书记,兼消化内科副主任、二病区主任,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谨记“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训,积极开拓,创新开展了经口内镜食管贲门括约肌切开术、口袋法ESD切除直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胃全层切除术、超声内镜穿刺引流术、食管曲张静脉硬化术、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术等高精尖内镜技术。同时开展了肝脓肿超声引导穿刺引流、肝囊肿超声引导穿刺硬化治疗、超声引导腹膜穿刺诊断不明原因腹水等技术,多项技术为北部湾领先水平,为科室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他爱岗敬业,不分黑夜白昼诊治疑难病例,同时注重科室管理及支部管理,医院先进科室奖项,支部被评为年“钦州市直机关党组织达标创优活动七星级党组织”,多次被评为“优秀科主任”、“优秀党务工作者”及“优秀党员”。
杜瑜在操作北部湾地区领先内镜技术--经口内镜食管粘膜下隧道平滑肌瘤切除术言传身教,教学查房
获评十佳科主任
优秀党员、支部书记,情系百姓,服务群众
杜瑜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以“主题党日”等活动形式,医院、企事业单位授课、查房,讲授消化专科技术,向群众传递健康消化知识,惠及老百姓达数千人,让群众在家门医院专家的高水平诊疗服务,受到了群众的一致欢迎与好评。
到基层、党建共建单位为群众、官兵服务
医院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进行授课、查房文/第三党支部
图/第三党支部
编辑/周期
审核/张莹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