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镇安中国岭南最美山村

  近日,从朋友圈和网络上看到对镇安美景的赞美图文,深感居住在人杰地灵、山青水秀镇安的优越感与自豪感。今天特选择两篇转在“和谐城小”   这里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商洛市西南,汉江支流乾佑河与旬河中游,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72.5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山大沟多,耕地少,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这里是全国科普试验县,全国医改试点县,陕西省园林城市,陕西省卫生县城,这里的大板栗以个大色润、甜脆可口、颗粒饱满、营养丰富、品质独特而闻名全国,被誉为“中国板栗之乡”。这里自古是西安通往安康的要道,是联系陕西与湖北的天然纽带,素有“秦楚咽喉”之称。这里素以多山著名,道路崎岖,山重峦叠。唐代诗人贾岛的《题安业县诗》即咏这里的地形:“一山来了一山迎,百里都无半里平。宜是老禅遥指处,只堪图画不堪行。”,相传唐代诗人白居易也曾到此,与贾岛吟诗唱和。这里就是中国板栗之乡—山水镇安!大家一起来感受秦岭脚下的小县城-镇安的魅力!

黄色是这样的

白色是这样的

黑色是这样的

绿色是这样的

蓝色是这样的

红色是这样的(黑龙庙)

彩色是这样的

白天是这样的

夜里是这样的

日出是这样的(木王)

日落是这样的

春天是这样的

夏天是这样的

秋天是这样的

冬天是这样的

雾里是这样的

农村是这样的

古镇是这样的(云盖寺古镇)

喀斯特地貌是这样的(北阳山地址公园)

旱梯田是这样的

古寨是这样的

  在镇安县境内现有大小古寨多座,星罗棋布,雄居于险关隘口,成为该县人文历史的一大景观,如今的古寨虽经历百年风雨侵蚀,而依然傲立群山之巅,见证着天地的风云变幻、斗转星移和人世的沧桑,而成为镇安县的人文历史一大景观。

茶园是这样的(达仁镇象园茶园)

  镇安县茶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了以达仁镇建设“千亩茶园、万亩茶乡”为目标,发展千亩以上的专业村和百亩以上的专业组,集中连片建设标准化幼稚示范茶园6.3万亩的天然无公害茶叶生产主要基地,以及柴坪、木王、庙沟、东川等镇建设两个万亩茶叶产业带。

乾佑河是这样的

锦湖是这样的

高速公路是这样的

乡间小道是这样的

流水人家是这样的

农家小院是这样的

农村安置房是这样的(云镇新农村安置点)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镇安县结合陕南移民搬迁政策投资11亿元,启动实施了云盖寺花园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社区项目。如今,这里已有户近名群众在此安家落户。

最美的服务区是这样的(镇安县服务区位于县城南15公里处的东坪)

第一隧道是这样的(秦岭终南山隧道)

  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包头至茂名线控制性工程,也是陕西“三纵四横五辐射”公路网西安至安康高速公路重要组成部分。单洞长18.02公里,双洞共长36.04公里,建设规模世界第一,中国公路隧道之最。仅次于挪威长24.51公里的莱尔多公路隧道。

塔云山是这样的

  塔云山,中国十大道教名山之一,位于陕西镇安县城西南35公里处,距西康高速公路东坪出口15公里,主峰海拔.8米。山上十余处古朴、奇巧的殿堂楼阁,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五年。3年被列入省二级文物保护单位。塔云山是驰名秦、鄂、川、豫等地的道教名山,位于镇安县城西35公里的柴坪镇境内,主峰金顶海拔.8米,形似宝塔,直耸云端,素有“金顶刺青天,松海云雾间”之美誉。其道教古建筑群建于明正德年间(—),由一馆、一塔、一庙、一堂、九殿组成,风格古朴而清雅。尤其金顶观音殿,建于塔云山万仞绝顶之上,三面悬于万丈深渊,可谓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被称为“秦楚一柱,绝顶道观”。清乾隆以来曾五次对塔云山古建筑群进行过修葺,至今已有多年历史,为省级二级文物保护单位。

木王森林公园是这样的

高山流水是这样的(木王森林公园)

鹰嘴峰是这样的(商洛第二高峰)

  木王森林公园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以林海杜鹃和奇峰怪石景观为主,浓缩秦岭精华,千年冷杉林带为秦岭最好,千山杜鹃为西北第一,鹰嘴奇峰为华夏一绝,千米石瀑为世所罕见。有3河、9溪、18瀑、36潭、72峰、个主要景点,分为四海坪、双头马、茨沟三大景区和鹰嘴峰特别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8.3%,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高达5万个,堪称“天然氧吧”。园内森林植被繁茂,原始森林葱郁神密,千亩草场险象环生,珍禽异兽随处可见。这里生长着有种子植物余种,有红豆杉、连香、水青、秦岭冷杉等国家保护树种30余种,这里栖息着余种野生动物,有羚牛、云豹、金雕、黑熊、白冠长尾雉、大鲵、林麝等10余种保护动物,也是大熊猫的潜在栖息地。

瀑布是这样

绣屏公园是这样的

  镇安县绣屏公园地处镇安县新老城区之间的日几山,因日几山又名绣屏山而得名。绣屏公园是一座集休闲、健身、娱乐、科普、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山体生态公园。公园面积余亩,分布在一梁一漕两面坡,园内亭台楼阁、街庄庙廊、林路苑场,浑然一体;灯盏音响、石桌石凳、石雕奇石,各具特色;石材牌楼、石材浮雕、各有千秋;魁星楼、气象阁、文庙、孔子像、聂翁亭、安澜亭、俞公亭、观景台、花架廊、亮化塔、秀山花园、绣屏广场、永乐古街、绣屏山庄,彰显了镇安丰厚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梁脊林荫道、密植松柏林、珍稀树木园、银杏紫薇园、红叶还春园、桂花园、六合园、百竹园、怡心苑,构成了公园绿色秀美的自然景观。

湖北关是这样的

  “湖北关”又称“湖北口”,位于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湖北口村与陕西省镇安县茅坪回族镇交界处,“湖北关”素有“秦之咽喉,楚之门户”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民族英雄岳飞、农民领袖李自成、“白莲教”义军首领王聪儿都曾在湖北关下屯兵血战。民主革命时期,贺龙、徐向前、李先念、程子华、徐海东、陈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此留下光辉的足迹。红25军和红74师曾在此进行革命活动。中原突围期间,是新四军五师重要活动区域。

云盖寺民居是这样的

  云盖寺位于商州市镇安县西北约20公里的云盖寺镇(简称云镇),原寺为唐僧人妙达所建,由于修建时有片云彩长年不散,而建好后才散去,因此得名云盖寺,明嘉靖和清乾隆年间重修,原有9楼18殿,僧人千余,曾是陕南香火旺盛的名刹,由山下和山上两部分组成,山下部分在现镇政府所在地,现仅存云盖寺大殿。镇南风凸山上原有高林寺(曾称高庙寺)庙殿十一间(后殿3间;中殿3间;前殿5间),但都毁于战乱和文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群众捐资重修了土地庙、祖师庙、观音庙、龙王庙和财神庙五座庙供群众参拜。我们在来感受一下乡镇的魅力!

月河镇

米粮镇

杨泗镇

高峰镇

回龙镇

青铜关镇

西口镇

  我们在说说这里的美食,说到吃喝镇安人一点都不含糊,每日三餐少不了三四个菜,三声五令少不了一壶酒,不了解的人,觉得镇安人喜欢扎势(显摆的意思)爱吃吃喝喝,如果你觉得这是扎势的话,那大错特错。其实不然,都知道镇安工资低,但是在镇安吃饭住宿比西安还贵。因为镇安人讲究吃喝,说陕西美食,倒不如说镇安美食,镇安酒席天下一绝,镇安芝麻饼,镇安黑米皮,镇安水煎包,还有很多人不曾知道的美食,比如镇安神仙豆腐,镇安蒸面,镇安蒸粉子、镇安蒸碗……

流水席是这样的

吃饭规矩是这样的

  镇安人对吃是很讲究的,正席分为四个茶食、四个花盘、四个凉菜、四个荤菜、四个热盘、四个汤碗、四个下饭菜,一共28道菜,桌子摆放也是很有讲究,必须是方桌大小椅子三条板凳,大边为“上席”坐长辈,小边为“中席”坐陪客,其他三边坐晚辈,有专门的“看客”安排入座,随便坐错了位置可是件很尴尬的事。

“八大件子”是这样的

  镇安人素有热情好客之美名,但凡有贵客来访定设宴款待,常设以“八大件子”筵席,即:开席前,一次摆出四荤四素八个凉菜围边,摆盘时荤素相间,等来客及陪客按辈分、年龄、职务等入坐后方可开席,开席后相继交叉而上四个带汤的大碗、煎炒的四个大盘,且必有鸡、鱼、肚片、肘子等肉类,最后以甜食大碗或大盘为结,其中炖肉是大碗必备的“王牌”菜。

镇安八大件子之一炖肉

  关于八大件子菜系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吕洞宾、铁拐李、何仙姑、张果老、蓝采和、曹国舅、韩湘子、锺离权“八仙”云游四海时,驾祥云一路从北向南,过终南山后,见乾佑河谷地绿意盎然,云烟氤氲,植物茂盛,一改漠北之荒凉,便按下云头。遂化作百姓走进茅屋草舍,但见百姓生活清苦单调,饮食极为粗疏,八仙于是分工在四周山上采来可食的椿芽、木耳、香菇等山珍,创造性地把各种荤素菜搭配煎、煮、烹、炸、炒、调,做出一桌桌丰盛的宴席来,大食四乡八邻百姓。从此百姓学会了食用各种动、植物,并将菜的原料采集分类,总结八仙传授的各种做法,每逢重大节日、祭祀活动等都做八大件宴席招待四方来宾,于是形成了今天流行于乾佑河流域的八大件子菜系。

  “八大件子”开始在桌面一次上八个凉菜,为四荤四素,摆成矩形方阵,中空位置放一平盘,也叫顶盘,再依程序上八个热菜,因之称为“八大件子”。   1、四素一般皆采用当地自产的木耳、椿芽、绿豆芽、黄豆芽、豆腐干、洋芋丝、洋芋片等凉调制成凉菜。   2、四荤用猪肉、牛肉或内脏等均可煮卤做熟后凉拌凉调上席,也可用油炸食品做为荤菜。   3、平盘桌面上四荤四素后,再中间上一平盘,也为凉菜,多为鸡蛋与水果拼盘,取吉祥之意。   4、热菜为本席面的中心菜。上菜次序为先大碗后大盘,盘跟大碗交替而上,大碗规定为鸡、蹄、肚、肘,大盘一般为镇安大炒、小炒、鸡蛋闷子、甜糟肉等,也可上其它特色菜,以四盘为限。

酿酒是这样的

  镇安人爱喝酒,尤其是自家酿的柿子酒、包谷酒、甘蔗酒、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不是简单的一桌一瓶酒,而论桶来算的,普通人家喜事随便准备百十斤白酒,划拳打关六步走,随随便便两壶酒。

第一口酒的味道是这样的

  镇安人用古老的传统工艺酿出来的第一口酒叫“头子酒”,是最香的也是最烈的,镇安人热情大方,擅饮豪爽,这些酒是他们招待宾客或馈赠亲友的佳品。镇安人不仅擅酿甘蔗酒,也常用包谷、麦子、柿子、红薯、苹果、拐枣、猕猴桃等为原料酿酒,酒以原料为名,十分受人欢迎。

吃肉是这样的

  木王砧板肉,精选腊肉煮熟切片,蘸大蒜辣子食用。该肉色泽透亮鲜艳,黄中透红,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色香味形俱佳。

魔芋是这样的

(魔芋在镇安几乎家家都种,用原石手工磨出来的魔芋是最好吃的)

叶子凉粉是这样的

  一种用树叶子做成的凉粉,吃了可以清热解暑,降火除烦,口感滑溜透心凉,吃完就像神仙一样所以俗称“神仙粉”。

红香椿是这样的

  这里的香椿树可以说是参天大树,有红香椿和晚香椿,当地人传统的做法并不是吃新鲜的,而是腌制晾干制成干香椿,炒腊肉绝了。

饺子是这样的

  镇安人吃饺子都是包成金元宝状的,依然保留着中国最传统的饺子包法,有团团圆圆和招财进宝的寓意。

甜酒是这样的

小炒是这样的

  镇安小炒可谓是一绝,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配菜是相当的复杂,有土豆丝、红萝卜、素肉丝、豆腐干丝、粉条、豆芽、芹菜、黄花、等一系列的菜烹饪而成,口感、火候、要求极高的一道菜。 

红薯丸子是这样的

过年或者喜事才能吃的到的美味!

豆角蒸面是这样的

  豆角蒸面,又叫商洛焖面,农村都叫豆角面。在乡下农村,每年一到夏秋时节,豆角多的一时根本吃不完,人们就总是变着花样用豆角烹制出各种菜肴来,其中少不了做豆角蒸面吃。

芝麻饼是这样的

芝麻糖是这样的

板栗烧甲鱼是这样的

  板栗烧甲鱼,别看着高大上,在镇安的野生王八还真不少,也只有在栗乡镇安才能做出这么一道菜。

  有的野味很多人一生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比如狗熊肉,山羊肉,果子狸肉,野猪肉,獾猪肉,野鸡肉,麂子肉等等,镇安八百里的旬河,水里有鱼有鳖有螃蟹,无论镇安人走到那里都会以陕南镇安美食为荣。

  说完吃,我们在说说这里的人,随是一个面积不过3平方千米,人口不过30万的小县,如果你只是简单的认为这里只是山山水水那就错了,除了贾岛、白居易曾到这里驻足外,这里的名人英才也是层出不穷。

  晏安澜(~),本名晏文采,字海澄,号丹右,别号虚舟,陕西镇安县青铜关镇月西沟悦爱村人。十岁时从名塾师程西园就读,后又从名孝廉潘家亭学习,在县试和州试时均名列前茅。光绪三年()殿试进士。近代著名盐政专家,晚清京官,中华民国盐运使。

方英文(当代作家)

  方英文,当代作家,出生于陕西镇安县西口镇,祖籍湖北省。毕业于西北大学文学院,作品《后花园》茅盾文学奖提名,年5月当选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王聪儿(公元年-年),湖北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江湖艺人出身,因嫁给齐林为妻,又名齐王氏。在嘉庆元年()与以白莲教总教师的身份领导了清末著名的农民起义——白莲教大起义,率众十余万纵横驰骋于鄂、川、陕、豫四省,英勇战斗了两年多,虽然最终因起义失败而自杀,但其所领导的起义军给予清朝统治者以沉重打击,是清王朝统治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这里为什么要讲到王聪儿呢?她与镇安又有何种关系呢?对了,我们小时候所看到的连环画《王聪儿》,电影《白衣女侠》以及关于《白莲教》的电影,其实都是在讲这位女英雄王聪儿,她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的故事正是发生在镇安县。

嘉庆元年()十二月,镇安白莲教首领郭荣联合安康林开太、冯德仕响应襄阳白莲教总首领王聪儿反清起义。清政府派陕西巡抚秦承恩为统帅,五省兵马总统德愣泰为都统,广州将军明亮为先锋,调兵四万围剿镇安。县城危机,义军投书郧西求救王聪儿。嘉庆二年()正月,王聪儿派姚之富率义军5千人驰援,姚右臂中箭。四月王聪儿亲率义军2.5万人,军分十队由郧西县开赴镇安,在峪沟口展开激战,连营几十里,杀了拦路助战的固原右营游击将军巴、都司李等六员勇将和伤官兵乡勇千人。统帅秦承恩畏逃西安,军心大乱。义军白莲教获胜。嘉庆三年()正月,王聪儿由湖北进军镇安,在岩屋寨与清军激战,杀死团总李昌谟及其兄弟九人。又经北阳山、甘沟走关坪河去郧西县时,清兵提督赛冲阿从山阳县扑来。乡兵首领方开宗(西沟口人)从后追剿,义军四面受敌,在仗口(今关坪河)与清军决战,杀死官兵乡勇数千人,埋四十冢,后人称仗口为“万人坑”。

  嘉庆帝见官军围剿失败,气得眼都红了,大骂王聪儿是罪魁祸首,又下了一道诏书把一些带兵的将军们狠狠地训斥了一通,撤职的撤职,办罪的办罪,并且严厉督促各地将军集中兵力,围剿王聪儿起义军。王聪儿临危不惧,指挥起义军退到茅山的森林里,准备组织突围。官军发现后,又围住茅山,从山前山后,密密麻麻地拥上来。起义军经过顽强抵抗,王聪儿眼看突围不成,且她与她的部下都不愿当俘虏,便退到山顶,与其部下纵身从陡峭的悬崖上跳下来,英勇牺牲,女英雄王聪儿时年仅二十二岁。

  聂焘,(~),字闲有,号环溪,湖南省衡山县人。雍正十三年()中举,乾隆二年()中进士,十三年()八月出任镇安知县。遂致力于民生,安心山区小邑供职,以实心行实政,为民造福。乾隆三十八年()举乡饮大宾,卒年79岁。入镇安名宦祠、凤翔乡贤祠。著有《熟总》、《镇安县志》、《存知录》、《环溪草堂文集》四卷及其他诗文。其父继模的《诫子书》入《政令全书》。

聂翁亭(正是为纪念聂焘为镇安所做的贡献而修建于镇安县几日山上)

  李垂街,字重创,生年不详,卒于明万历末年,葬磨里沟东长沟。明嘉靖年间朝令由山西洪洞县迁居镇安县磨里沟花园。明万历二十三年()乙未科垂街举进士,曾任直隶顺天府香河县知县、工部员外郎、九江道台。还有李天柱、黄群霸、姜兰泽、萧登科、朱启瑞、毛仪彬、谢世成、李春秀等一批人民英雄。

  除了浓厚人文历史色彩以外,镇安也是陕西省5大林区之一,境内种子植物达多种,境内主要树种种,北亚热带的油桐、柑橘、棕榈、枫香,暖温带的油松、云杉、漆树、板栗、核桃均生长良好,其中银杏、樟树、木兰、桂花等为名贵树种,红豆杉、银杏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小麦树、杜仲、连香树、秦岭冷杉、山柏树、香果树、狭叶瓶尔小草屋国家级保护对象,天麻、二花、五味子、当归等野生中药材达余种,素有“天然药库”之称”

五味子是这样的

(野生五味子味道很不错的哦)

天麻是这样的

  天麻属于名贵中药材,药用价值很高,镇安气候非常适合天麻的种植。

八月札是这样的(没见过吧?)

野百合是这样的

山药是这样的

杜仲是这样的

火头根是这样的

野生兰花是这样的

  说到镇安不得不提镇安特产,镇安大板栗、核桃、象园茶、生漆等大宗林特产品都是闻名国内外的。

板栗是这样的

 镇安板栗树是乡土树种,系天然生长之山毛榉科,落叶乔木。商洛各县均有分布。据一九六零年中央林业部干果研究室来镇安考察,认为板栗树的祖先地在镇安县回龙乡的梓桥沟和小木岭山系的栗湾堂(今柞小辖),并鉴定为优良品种。一九七零年将镇安县大板栗编入中国果树栽培学教科书。一九七八年陕西省果树研究所将镇安大板栗栽入《陕西果树志》。镇安大板栗树是用当地野毛栗树嫁接而成。工序是:每年春季果农从板栗树剪来长至公分长的枝条,插于30至50公分粗齐头断茎的毛栗树茎上,用胶泥严封接头伤口。待接枝发芽成活,便是大板栗树了。

  板栗在陕南秦巴山区各县均产,但尤以镇安大板栗最为有名。镇安大板栗主要产于秦岭山区的镇安、柞水、长安、丹凤等县,以镇安县产量最多,质量最佳。镇安全县板栗栽培面积多公顷,其中有0公顷板栗林带,年产量80多万公斤。栗树早在周代已有生长,历史悠久。镇安大板栗是用家板栗树与野生茅栗树嫁接而成。品种优良,素以颗粒肥大、栗仁丰满、色泽鲜艳、肉质细腻、糯性较强、甘甜芳香、营养丰富而著称于世。镇安大板栗以其个大、甜脆、含淀粉率高的独特之点,赢得了荣誉。早在明末、清初,我国古都北京、长安(今西安)以及太原、洛阳等城市的商贩就打出了“镇安糖炒大板栗”的标签。

岭沟米是这样的

  岭沟米是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西口镇岭沟村的特产。岭沟红米色呈肉红,颗粒饱满,气味馨香,下锅煮蒸,浓香顿生,饭熟揭锅,郁香满怀,入口品嚼,甘馨味长。岭沟米,产在镇安县西口镇岭沟村,曾为“贡米”。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逃到西安,陕西布政司选岭沟米进献,慈禧以米为餐,香味奇特,久聚不散,沁人心脾,当即定为“贡米”。自此,“岭沟米”就成了王室御用物。岭沟米生长的小地名叫杨家沟口。属北阳山谷地,山势宽敞,属“喀斯特”地貌。杨家沟口的水田中心,有碗口粗一股子浸水泉,常年涌流不息。泉水呈淡红色,油质状,夏季清凉,冬不结冰,浇灌着这片水田,得这股神水之助,这里的水田产出的大米清香袭人,尤其泉水四周的核心地块,更是馨香无比。解放后,“岭沟米”依然有名。年,陕西省委选购岭沟精米斤由外事交际处招待外宾。年粮食部门遵照上级指示,定为镇安特产上等米,予以加价收购。年程家川稻农选精米50斤,上京敬献毛泽东主席、1总理。迄今,岭沟米由于栽培管理技术的提高,品质更佳,产量更大。已成为当地人民馈赠亲朋好友的最佳礼品。每到收获季节,八方客商争相购买。

“上洛耳”是这样的

  商洛黑木耳,史称“上洛耳”,素有山珍美肴佳称。古往今来,商州人总把“上洛耳”视为礼尚佳品,大凡到商州来的客商,也把能食得上“上洛耳”为幸事。故有“客自远方来,食以上洛耳,饱尝口头福,酬谢山珍儿”的赞句   商洛黑木耳具有片大、肉厚、鲜而不腐的特点。用木耳炒大肉是人们最喜食的名菜。它不仅是肥肉鲜而不胧腻,还有清香扑鼻,开窍振欲,消化纤维的奇效。用木耳佐以粉面、黄花、五香调料做成鲜耳汤,不但颜色鲜妍,味道芳香,还能开脾健胃,提神益智。镇安正是“上洛耳”的主产区之一。

象园雾茶是这样的

  象园雾芽,是陕南著名绿茶。产于最美秦岭南麓镇安县象园村。因为产地在象园故称象园茶。后来从江苏潥阳请来的炒茶师看到这里山清水秀,云雾缭绕,触景生情,便为象园茶定名“象园雾芽”。象园茶已有多年的历史。以其色泽墨绿、栗香浓郁、甘味悠长、形态优美而著称象园雾芽以其色泽墨绿、栗香浓郁、甘味悠长、形态优美而著称。冲泡时,汤色清澈黄亮,散发出浓郁的板栗香,回甘持久。茶在杯中如雨后春笋,给人美的享受。

  腊肉又叫熏肉,是商洛镇安一带的特产,是镇安人请客送礼的传统佳品。每逢冬腊月,镇安家家户户都要制作腊肉,鲜肉先用各种配料腌制,经过多道工序,最后用烟火慢慢熏烤。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镇安腊肉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而且有久放不坏的特点。腊肉炒豆酱、腊肉炒香椿、腊肉炒干土豆片被称为镇安“腊味三绝”

镇安出产一种奇石,特别好看,有奇石爱好者请来专家作地质鉴定,叫丹麻石。查资料得知,丹麻石早先出自青海省丹麻乡,因此而得名。在西安第二届国际奇石博览会上,镇安丹麻石包揽金、银、铜奖,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镇安丹麻石究竟奇特在哪里?镇安丹麻石形状千奇百怪,充满天然情趣。镇安丹麻石均以窝状产出,而以独立的块状成形。许多丹麻石不用打磨,洗干净后就是一件精美无比的天然“工艺品”,有的似飞禽走兽,有的似人物或其它物象,一石一天地,一景一首诗。丰富的造型,千变万化的形式,丰富逼真的效果,不沾一点人工痕迹,是大自然造化的瑰宝。笔者收藏的一方“雏鸡”,一对圆圆的眼睛,尖尖的嘴巴,丰满的造型,真叫人见人爱。石友纪大银送展的“大吉祥”、“堆金垒银”均获金奖,赚足了赞誉。这些丹麻石不经任何加工,件件都是精品,有的还是珍品、神品。

  镇安野生动物多达余种,其中属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27种:羚牛、青羊、苏门羚、林麓、金钱豹、云豹、黑熊、大灵猫、毛冠鹿、宏羊、大鲵、镍鸡、金猫、锦鸡、红腰角、红角号鸟、老鹰、雀鹰、灰鹤等。

锦鸡是这样的

麂子是这样的

果子狸是这样的

野生黄辣丁是这样的

野生大鲵是这样的俗称“娃娃鱼”,在山间河溪里总是有人能捉到野生的,足以见得这里极佳生态环境。

  最后不得不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镇安更是一个盛产美女的地方,这里的美女不光朴实善良,更会孝顺持家哦!

  随着国家的发展步伐,山区的新农村建设也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于年3月获得核准。站址位于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月河镇,距西安市公里,地理位置适中。镇安抽蓄是陕西电网第一座抽水蓄能电站。电站项目总投资88.51亿元,总装机容量为万千瓦,安装4台35万千瓦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设计年平均发电量23.41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31.21亿千瓦时。电站由上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地面开关站及下水库等建筑物组成。电站通过千伏线路接入陕西电网。电站建成后,将承担陕西电网的调峰、调频、调相和紧急事故备用任务,在提高系统安全可靠性和运行经济性的同时,促进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合理消纳和节能减排,同时,电站还可改善当地环境状况,发展旅游业,为当地创造劳动就业机会,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年1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镇安县视察工作,体恤民情,看望慰问山区搬迁群众。

  随着社会的进步,新农村的生活水平会不断的提高,这些年镇安旅游业也逐渐开始活跃起来,山水镇安犹如一幅幅画卷,我相信一定会逐渐走进公众的视野。镇安虽是一个小地方,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里的风土人情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的完的,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一个你不曾认知的世界。镇安人民憨厚朴实,热情好客,永远欢迎您的到来!

长按图片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nongzhong.com/gzgz/91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