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医患矛盾,真的是越来越严重。记得在以前,医生说的话感觉就是圣旨一样的存在,病人按照医生的要求办就是了。可现在,不管医生说啥,很多患者首先想到的却是质疑。
有很多网友,简单地将医患矛盾的责任推到患者身上,认为是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才导致了矛盾的激化。而“医闹”的出现,更是患者家属为了利益,医院和医生的行为。
可是,16岁的少年小邓的父母,估计不会赞同这种看法。他们的儿子小邓患有肛周脓肿,妈妈代女士为他选择了医院医院,医院,可结果是孩子的命没有保住,医院疑似乱收费的证据。
小邓是云南农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二的学生,去年他就因为肛周脓肿,到医院做了切开引流术治疗。当时医院复查。今年4月份,小邓从学校打电话给代女士,说自己疼痛难忍。
随后,代女士夫妇医院检查。曾经给他做手术的医生,建议让他住院治疗。随后,代女士去收费处交了费,医生为小邓开了肛门镜、心电图等一系列检查清单。而在一份腹部超声波检查单上,小邓的性别还被误写成了“女”。
在手术前,医院评估为“一般”。正常来说,医院对病情有一般、病重、病危三个评估等级。小邓的手术不算大,正常可在3个小时内完成。当天下午,小邓从手术室推出来时,意识还很清醒。可仅仅过了20分钟,他就开始打寒颤、抽搐,随后休克。
医生对小邓抢救了两个半小时,可情况并没有好转。医院对小邓下了病危通知书,然后将他转入了ICU急诊病房。之后连续两天,医院都给小邓下了病危通知书。医院的各个科室也组织了会诊,极力抢救小邓。
到了5月中旬,医院专家建议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建议先不要拔管。第二天,小邓突然清醒了过来,之后他的状态逐渐好转,也开始有了清醒的意识。到了5月下旬,他已经能够跟父母打招呼了。
可随后,ICU急诊的医生,让小邓的父亲老邓在一份“气管拔管知情同意书”上签字,要给小邓拔管。这份同意书上列明了可能的风险,包括拔管后可能会心跳呼吸停止、急性心梗等。事后老邓回忆说,自己在上面签的“我要求拔出气管”,完全是按照医生的要求填写的。
又过了几天,医院的护士通知老邓,说他们欠费了。随后代女士交了三万元,这样除去欠费,还能剩下两万多备用。两天后,医院停止了呼吸。医院出具的通知单显示,小邓死于脓毒性休克等一系列问题。
又过了两天,医院收费处清账,却意外收到了ICU急诊的阻拦,称他们必须在ICU收费窗口清账,同时还得再交9万元医疗费用。小邓的父母难以接受:“我们每天都交费,没欠过医疗费。26号下午交了3万后还多余两万元,27日早上九点孩子就没了。这中间短短十个小时,花了12万元医疗费?”
随后,代女士要求ICU急诊打清单明细但被拒绝,医院说只有清账后才能打清单。可当晚,代女士就在自助机上打出了清单。看到清单后,代女士夫妻惊呆了:“27号人就没了,28日29日竟还在收费,要不是打了清单,我们根本发现不了!”
代女士还回忆起之前的一些不对劲:医院附近的药店,购买指定牌子指定厂家的药,花了将近10万元。有一种免疫球蛋白很贵,医生指定要深圳一个厂子生产的,代女士找遍了外面的药店,只有一家有。买药的时候,药医院科室、床位和主治医生的信息。
随后,在查看住院费用汇总清单时,代女士发现药品数量和医嘱也对不上:“氯化钠清单上比医嘱多了瓶!美罗培南也多了20多瓶,有一种多的药在医嘱上根本没有!还有些药也不在医嘱上,到底用没用,我们都不知道!”
对于代女士的质疑,医院ICU急诊负责人表示,收费项目确实存在医保报销比例信息对接错误的情况,但“我无法给你一个准确的答复,因为这个已经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
目前,小医院太平间里。因为账还没有算清,他的后事也没法办,医院也没有任何答复,称目前在走司法程序,医院不便回应。
看完这些,你还会觉得医患矛盾都是患者的错吗?医院存在的问题,从最好的方面去想,这不是故意的,而是存在过失。可如果从最坏的角度去想,那就太可怕了:医院是不是存在故意乱收费、多收费的情况?医院某些医生是不是与外面的药店勾结,利用药品谋利?
这是已经被发现的,没被发现的还有多少例?还有多少患者,医院多收了费却还不知道,仍然对治好了他们的医生,满怀感激?期待有一个彻底的调查。只有这样,才能让患者放心。觉得文哥说得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