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切感受到新技术的厉害,心脏手术仅这么小的切口,手术没几天就可以下床走动了……”日前,医院心胸外科病房,70多岁的邓大伯说。
邓大伯患有高血压,5年前心脏超声发现其心脏二尖瓣返流,当时进行过内科治疗。近来,他总是感觉活动后疲惫、乏力,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经检查发现,他心脏两个瓣出现了问题,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返流,主动脉瓣中重度关闭不全……如不及时接受手术治疗,心脏功能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
恐惧中看到了希望
“我本来很害怕,如果要开大刀,我可能就不做这个手术了,年纪这么大,怕扛不过去啊。”邓大伯因为心脏瓣膜老化退化,导致主动脉瓣和二尖瓣两个瓣膜功能受损严重。问医生,能吃药吗?得到的回答是:只能手术,而且如不及时接受手术治疗,会导致心脏功能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
更让邓大伯纠结的是,前几年,老伴因为癌症,刚开过刀,他看到过刀口,心有余悸。“医生给我的解释是,心脏有前后两扇门,其中一扇门关不紧了,里面的血液就流出去了。早些时候做了功课,知道这样常规的心脏手术需要在胸部劈开一个大口子。”邓大伯清楚病情发展下去会发生危险,又害怕创伤大且在胸部留下大疤痕,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中。但生病了还是得治疗。医院心脏及大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崔勇为陈大伯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术方式:通过腋窝下几厘米的小切口,完成两个瓣膜的置换手术。“开放式手术的优势在于,手术时视野开阔。腔镜手术,开口小,视野会受限。而心脏手术的特殊性在于,手术时,要心脏暂停。所以,手术时间不能太长。微创手术就要平衡好时间和安全性。”崔勇表示。心脏瓣膜手术须经腋窝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双瓣膜置换,目前仍是一般心脏外科医生难以涉足的领域。最近几年,崔勇一直在做这方面的探索,“临床上有很多像邓大伯这样的患者,他们需要做手术,但又惧怕开放式的开口。”最近几年,崔勇一直在做这方面的探索,并已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听到可以做腔镜手术,邓大伯和家人一下子就放宽心,很快决定接受手术。邓大伯与家人商量后,欣然表示愿意接受此种新术式治疗。日前,他医院接受了胸腔镜腋下小切口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同期置换手术,恢复良好。据悉,胸腔镜辅助下心脏双瓣膜置换新术式在浙江省尚属首次开展。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新途径
充分准备后,崔勇团队为邓大伯施行了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的机械瓣膜置换手术。术中,专家们利用胸腔镜器械作为医生的眼睛,通过右侧腋窝下长4.5厘米的切口,在肋骨之间的间隙进入胸腔,里面的状况便一目了然。手术过程非常顺利。通过术后即时经食道超声表明,两个心脏瓣膜开闭完好,没瓣周漏等问题,患者的心脏又开始轻松履行它的职责。邓大伯术后复查的各项指标正常,即将出院。崔勇介绍,传统的同期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置换手术,需要在术中纵行劈开胸骨,患者术后会在胸部正中留下长约20厘米的手术疤痕,创伤较大,也增加了患者术中出血、术后呼吸功能衰竭和肺部感染等风险。同时患者在心理上创伤可能会更大。“我院在常规开展胸腔镜下二尖瓣和三尖瓣成形或置换手术的基础上,应用腋下微创切口为患者进行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的同期置换手术,拓宽微创心脏瓣膜手术的适应征,标志着微创心脏外科技术水平更进一步。”崔勇表示,根据术后综合评估,此术式最大限度减少患者身体和心理创伤,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来源:科技金融时报(宋黎胜)编辑:王航飞校读:陈嘉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