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脊让孩子身强力壮

第一次知道“捏脊”这个词是从一个做针灸的朋友那里,第一次去到她家里,看到她的三岁宝宝,长得特别特别可爱,圆滚滚的小胳膊小腿,看着特结实,特健康,气血充盈又饱满,一看就会被她吸引,像一个弹性十足的小气球,在地上跑来跳去的。我不禁很好奇,她是用什么方法把宝宝养得这么好的,她告诉我是“捏脊”。后来,在一些健康节目当中,老中医也介绍了这种方法。

回家后,我也开始给女儿做捏脊。掐指一算,大半年过去了,回头看看,孩子的健康状况果然改善很多,以前,每个学期都会病一两回,而上个学期没有感冒过一次,没有请一天病假,记得1月份有一次大规模流行感冒,老师说最多一天有15个孩子发烧请病假,女儿却安然度过,没有发烧咳嗽。我想这应该是捏脊和按摩带来的好处吧!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身体健康,让更多的妈妈更安心、更放心、更开心,我还是很乐意和朋友们一起分享我们老祖宗的智慧。

捏脊是什么

捏脊,按摩方法名,又称捏癪。两手沿着脊柱的两旁,用捏法把皮捏起来,边提捏,边向前推进,由尾骶部捏到枕项部,重复3-5遍。

宝宝不吃饭、消化不良、易感冒,上医院打针吃药最让妈妈头疼、宝宝反感,那该怎么办呢?不妨在家里给宝宝捏捏脊,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宝宝生长发育,还可以防治多种疾病。最重要的是,捏脊法方便操作。

为加强疗效,在挟提到与病情相关的背俞穴上时,可加大力量,并用力向上提捏一次。《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粘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本法有调整阴阳,通理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等作用。常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失眠及小儿疳积、感冒、发烧等症状。

为什么捏脊能治病

简单地说,捏脊疗法是用双手拇指指腹和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在宝宝背部皮肤表面循序捏拿捻动的一种中医治病的方法。捏脊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因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整体、双向调节内脏活动,从而防治多种疾病。

人体背部的正中为督脉,督脉的两侧均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督脉和膀胱经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通过捏脊疗法,可以疏通经络,达到调整脏腑的作用。

捏脊治病的穴位

捏脊的穴位是指“夹脊”穴,位于腰背部,当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0.5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

捏脊可以治什么病

胃肠疾病孩子脾胃薄弱,又不知道饥饱,如果吃了过多高能量的食物,如油炸食物、甜腻食物、高蛋白食物,会因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影响脾胃功能,形成积滞、厌食;消化不良还可能引起腹泻;其他感染性腹泻会迁延变为脾胃虚弱。这些脾胃疾病都可用捏脊疗法来治疗。

肺系疾病孩子反复感冒、咳嗽,西医称为免疫功能低下,中医则认为是小儿卫外功能薄弱,阴阳不调。捏脊通过刺激督脉和膀胱经,能调和阴阳,健脾理肺,从而达到提高免疫力、减少呼吸系统感染的作用。

关于夜啼、睡眠不安中医有句古话:“胃不和则卧不安”(《素问·逆调论》)。捏脊疗法能调理脾胃,使之正常运转。脾胃功能正常了,孩子就不会有腹胀、腹痛、胃脘饱胀等现象,自然能够安然入睡了。

捏脊可以刺激人体脊柱两侧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起到防遗尿、止汗的作用。

怎样给宝宝捏脊

●让宝宝俯卧于床上,背部保持平直、放松。

●捏脊的人站在宝宝后方,两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

●食指半屈,用双手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抵在孩子的尾骨处;大拇指与食指相对,向上捏起皮肤,同时向上捻动。两手交替,沿脊柱两侧自长强穴(肛门后上3~5厘米处)向上边推边捏边放,一直推到大椎穴(颈后平肩的骨突部位),算做捏脊一遍。

●第2、3、4遍仍按前法捏脊,但每捏3下需将背部皮肤向上提一次。再重复第一遍的动作两遍,共6遍。

●最后用两拇指分别自上而下揉按脊柱两侧3~5次。

●一般每天捏一次,连续7~10天为一疗程。疗效出现较晚的宝宝可连续做两个疗程。

参考以下图示:

图一:从尾椎开始拇指往下压,食指、中指在上

图二:往肩颈部方向,拇指不可离开背部

图三:至肩颈部时,手顺着脊椎滑下来

捏脊要注意什么

时段:捏脊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进行疗效较好。捏脊前要露出整个背部,力求背部平、正、肌肉放松。

温度:捏脊时,室内温度要适中,捏脊者的指甲要修整光滑,手部要温暖,手法宜轻柔、敏捷,用力及速度要均等,捏脊中途最好不要停止。

时间:每次捏脊时间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

手法:

①开始做时手法宜轻巧,以后逐渐加重,使小儿慢慢适应。

②要捏捻,不可拧转。

③捻动推进时,要直线向前,不可歪斜。

年龄:捏脊疗法适于半岁以上到7岁左右的宝宝。年龄过小的宝宝皮肤娇嫩,掌握不好力度容易造成皮肤破损;年龄过大则因为背肌较厚,不易提起,穴位点按不到位而影响疗效。

禁忌:宝宝背部皮肤有破损,患有疖肿、皮肤病等时,皆不宜使用此法。

编辑、校对:贞文审稿医学编辑:天心编校审核责任人:茗茗山药米昔

健脾养胃轻食代餐天然谷物

(戳图可购买)

文章转自网络允中父母学堂编辑发布相关阅读妈妈,不要再让我积食了!婴儿疾病根源竟在“饱、暖”两字!后天调养在身心共调听中医奶爸分享:生养孩子,爸爸要做点啥?小儿推拿消积食咋让孩子不近视?快试试“20-20-20-20”护眼法吧!谈掌捂疗法:手心的温度就能治好多病教育孩子“讲道理”是下策,发脾气是下下策,那么上策是什么?父母的坏情绪和压力也会让孩子脾虚李玫瑾教授:3岁立恩,6岁立威,12岁立价值国画里的儿童,可爱到心窝窝了!日本殿堂级大师们拍了一部“儿童设计教育”大片,好有启发,好好看只为种花,不为看花开的爱,才是对孩子最合适的爱南怀瑾先生:教育孩子和种花一样,肥料太多反而害了好苗洪兰教授:发展孩子大脑最好的三个方法就是运动、阅读和游戏最好的父母,从不需要电子产品来当自己的替身父母常说的4个字,决定孩子一生成就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而是学会思考、选择,拥有信念和自由一万次的灌输,不如一次真正的唤醒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用大人遗忘的语言,道出事情的本质玛莉亚·蒙特梭利:教育不好孩子,是因为你没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陈丹青:我岁数越大越明白,孩子们都是大人的老师最好的教育,在生活的点滴里收获健康身心,提升职场幸福——允中企业学院职场健康专题系列课程开启以下招聘长期有效:允中礼贤|期待与久别的你重逢,共同创造新天地!益品好物推荐,点开看看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nongzhong.com/gzss/68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