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科里的笑声
“谢谢叔叔和阿姨!”医院肛肠科内,刚满三岁的患儿在他的爸爸、妈妈的教导下,用稚嫩的童音向肛肠科的医护人员道谢。看着这位小患者调皮的模样,在场的医护人员们不禁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这笑声,源自医护人员的真情流露,也是这位三岁患儿及他的父母对医护人员辛勤付出后的由衷感谢!
这位小患者只有三岁,他因肛周医院先后就诊过两次,均复发了。这次,他的父母医院肛肠科就诊。肛肠科的医护人员为其进行了仔细的检查,最后诊医院的检查一致,均为肛周脓肿。
据这位小患者的父母介绍,他们领着医院就诊了两次,两次医院的诊断一致,并且这两次也都进行了手术,但都复发了。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医院肛肠科李军主任和他的团队经过详细的会诊,为不让这位小朋友再忍受疾病的困扰,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决定为这位小病人实施肛周脓肿切开术和肛瘘根治术。
为了不重蹈医院进行手术后复发的覆辙,同时考虑到病人只有三岁,普通麻醉方法有可能达不到医师们想要的效果。经过与麻醉师郑茂华、张衍平深入探讨后,肛肠科的医护人员决定与麻醉师联手为其进行门诊全麻下的肛周脓肿切开术加肛瘘根治术。
手术按照医护人员的设想顺利进行。术中,医生、护士、麻醉师配合紧密,各司其职,他们在无影灯下一丝不苟地操作着手中的仪器。“小病人两次病情复发的原因找到了!”正在实施手术的医院肛肠科主任李军高兴地告诉他的同事们。顺着李军手指的方向,在场的医护人员看到,在这位小病人的肛门旁,深深地嵌入了一枚葵花籽壳,这枚葵花籽壳由于在病人的肌体组织中时间过长,颜色已经变得很深。
医院肛肠科主任李军告诉记者:“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传统治疗这个疾病的方法一般采取分期手术的方法,即一次手术先切开排脓,过些天形成肛瘘后,再进行二次切除手术。此种疗法患者痛苦大、恢复慢、花费高,治疗不彻底,而且创伤太大易导致肛门失禁、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现在我们经过技术创新,采用微创的治疗方法治疗肛周脓肿,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李军说。据他介绍,这种手术方法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不损伤肛门功能,并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愈后不复发等优点。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精心手术,医院肛肠科的医师们与该院的麻醉师、护士联合携手,成功完成了这例全麻状态下的肛周脓肿切开术加肛瘘根治术。深藏在三岁小病人肛周的那粒葵花籽壳也被顺利取出。“这回可彻底治愈了,”麻醉师郑茂华高兴地告诉那位小病人的父母。据郑茂华介绍,由于这粒瓜子壳深深地存在于这位小病人的肛周组织内,反复刺激肛周组织,形成了炎症。普通的麻醉由于麻醉状态浅,患儿年龄又太小,医生不能在病人的深部组织进行手术,这次他们采取了全麻状态下的肛周脓肿切开术加肛瘘根治术,患儿处在无痛、无恐惧四五状态下,手术医师可以在病人的深部组织进行探查,最终发现了这粒瓜子壳并顺利取出,彻底解决了患儿的病痛。(通讯员王笃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