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院急诊与多学科联合救治肝脓肿患者

肝脓肿是细菌、真菌或溶组织阿米巴原虫等多种微生物引起的肝脏化脓性病变。肝脏内管道系统丰富,包括胆道系统、门脉系统、肝动静脉系统及淋巴系统,大大增加了微生物寄生、感染的概率。若不积极治疗,死亡率可高达10%~30%。

3月9日一个82岁的高龄女性患者,被家人送到沈阳四院急诊科。“发热3天”、“意识不清2天”家属焦急的描述病情。此时患者体温39.5℃,血压/60mmHg,神志已经改变。马上开通绿色通道,立即完善了头部CT、胸部CT、血尿常规、生化及动脉血气等检查。动脉血气提示患者乳酸高达7.2mmol/L,说明存在严重感染导致微循环障碍,立即给予积极抗炎补液治疗。同时急诊科刘友红主任为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监测心功能等各项指标;

20分钟后CT加急回报:肺部未见明确感染,提示肝脏存在低密度灶。经验丰富的高巍主任医师结合患者病史及肝脏影像学表现,首先考虑到患者可能存在肝脓肿,立即联系床旁超声检查。电诊科的唐智勇医生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到的急诊科,并为病人做超声检查。结果正如高医生所料,疾病的罪魁正是肝脓肿,而且脓肿灶围绕肝门,病情已经很的危重,已经等不及办理入院手续在转至病房。

“紧急行穿刺手术治疗”刘友红主任亲自查看病人后指示。

11:15,患者出现血压持续下降,已经80/50mmHg了,立即给予了血管活性药物稳定血压。高巍主任医师紧急联系肝胆病房进行会诊,并与电诊科靳忠民主任取得了联系。此时相关科室的医生都争分夺秒的投身到救治队伍中,为患者赢得生机。

电诊科、肝胆科、急诊科经过快速细致的沟通后,决定在急诊即刻行肝脓肿穿刺手术治疗,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为患者解除原发病灶挽救生命。

11点30分,靳主任在第一时间做好术前准备,为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肝脓肿穿刺置管术,并亲自为患者消毒铺单。

经超声扫查后选取右侧肋下距脓腔较近处为穿刺点,以2%利多卡因对穿刺点及下方进针通路进行局部麻醉,尖刀破皮后,在超声实时引导下采用一步法将8.5F猪尾型引流导管经皮经肝穿刺置入脓腔内,连接注射器回吸见到了黄褐色混浊液体流出,调整好深度后连接引流袋,针眼局部再次消毒后以无菌纱布覆盖包扎。

11点50分,手术结束,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了。血压/70mmHg,体温降至38.0℃。复查动脉血气,此时乳酸下降至2.3mmol/L。转危为安后病人被送入病房继续治疗。

患者从确诊到穿刺引流结束,仅仅用了2个小时。充分体现了急诊科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的理念,更加体现了急诊科、电诊科和病房的多学科联动,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速度,以患者为中心针对特定疾病,整合医疗资源,依医院专业水平并进一步推动多学科发展团队,医院的团结奉献精神,为患者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再次从死神手中为患者赢得了时间及生的希望。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白癜风抗白医院
公益慈善北京中科在行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nongzhong.com/gzyy/32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