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中国队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和中国风采,为个人争得荣誉,为国家争得荣耀,为民族争得荣光!
而与此同时,医院外科医师们也不甘示弱,在奥运闭幕的当天,让X女士也迎来了在下沙院区出院的日子。在出院前,X女士对主管医生姚志韬说:“全红婵小姑娘10米跳台得满分,我其实也要给你们打满分”。
入院就拉响警报:危险!危险!危险!
X女士首诊时,妇科史海敏医师立即敏锐的觉察到一丝危险的信号,X女士的肿瘤大小与位置实在有点不一般,为啥好好地就“跑偏”了呢——这个肯定不是一个寻常的盆腔肿瘤。收治入院,呼叫盆腔肿瘤专科,启动盆腔肿瘤多学科诊治流程,并由盆腔肿瘤MDT团队秘书,下沙院区妇科医疗组长姚志韬团队接手诊治。
超声医学科:危险!经超声检查,这是一例巨大骶前畸胎瘤病例,肿瘤位置着实令人困扰。
医学影像科:危险!危险!危险!肿瘤左侧贴近髂外大血管,右侧紧邻直肠侧方,上界位于子宫直肠窝腹膜下,下界直达肛门口上方3cm。输尿管、结直肠、髂血管、骶神经,一排排“雷管”包绕肿瘤,并坚实固定于骨性的框架内。
要手术必须微创,很难!很难!很难!
X女士是一位30多一点的爱美人士,这么大的肿瘤要切除,绝大多数医生或许会从手术难度和风险等方面考虑,采取“大开大合”的传统方式进行手术。但这样的手术对于一名年轻的爱美女士而言,简直是不可忍受的。于是姚志韬治疗团队决定将“微创”和“保护”定为治疗的方案的重要方向。但,采用微创手术,又必须达到“大开大合”式手术的效果,同时又必须完美避开一排排包绕的“雷管”,团队中不少人认为:这个,很难!很难!很难!
医院盆腔肿瘤MDT主席陈贵平教授和蒋学禄教授以及团队其他专家寻求帮助和指导。众人拾柴火焰高,办法总比困难多。在团队的帮助与合力保障下,难度系数虽高,也找到了完美完成的方案。
围手术中西合璧,很棒!很棒!很棒!
手术前
“保留周围脏器,腹腔镜下完整剥除盆腔深部巨大囊肿,术后中西结合促恢复,要相信咱自己的技术”团队专家们通过MDT病例讨论给与了充分的支持。
沟通、设计、准备、操作,患者心理建设,充足有效!
手术中
医疗组主管医师姚志韬、许雷来医师在得到外科陈贵平主任的“霸王枪”、肛肠科周秀扣主任的“金手指”协助下,顺利、完整的切除后腹膜肿块。
分离、解压、暴露、剥离,手术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艰难,但做到了,无血、微创!
手术后
深部肿瘤切除后可以预见的术后困难,也在医疗组胡昀昀中医师的中药内服,王飞飞中医师的外治贴敷,病区护理团队精细化中医护理的协助下逐一化解,排气,排尿,排便,如期恢复。
迎来X女士的康复和出院,盆腔肿瘤MDT团队主席陈贵平教授作了点评:中西结合、组织管理、团队协作,是患者快速康复的流程顺畅的利器,我们应该积极总结经验,不断加以优化,争取做到更好。
本人和家属满意,优秀!优秀!优秀!
术后,X女士恢复迅速,家属也很满意,高兴的说:全红婵跳水是满分!满分!满分!我们看着奥运泡着脚,手术就做好,身体也恢复了。我们来当回裁判打个分——难度系数最高3.8,给你们打个3.6分怕你骄傲;完成系数9.7,扣掉0.3分,罚你没向裁判鞠躬致敬。
科普小贴士:骶前畸胎瘤骶前畸胎瘤(又称皮样囊肿):属于后腹膜肿瘤,多见于儿童或青年,恶性约占25%,该病病程长,进展慢,早期多无症状。囊肿基部常与深组织粘连,不易推动,还可能和下方的骨膜组织粘连。肿物增大并侵及或压迫肛门括约肌和直肠时可表现为肛周、会阴部的坠胀感、隐痛或肛周瘘道。肿物压迫直肠明显时可出现排便困难。
腹膜后肿瘤较罕见,由于肿瘤位置特殊,肿瘤发生早期,非系统影像学检查常有漏诊情况,而肿瘤增大后,外科处理相对困难,手术创伤往往造成患者躯体损害,留下遗憾。
对有早期症状,如局部持续疼痛,水肿、压迫症状,有经验的临床医师需警惕此类疾病,为患者提供较全面的影像学检查,做到早诊早治。
医院盆腔肿瘤中心(MDT)团队简介医院盆腔肿瘤多学科(MDT)团队是一支有活力、能创新、有温度、敢担当的学术团队。盆腔肿瘤MDT是由胃肠外科主任陈贵平及妇科主任蒋学禄作为首席专家联合创立,联合了我院肿瘤、消化、肛肠、泌尿、医学影像、放疗科、病理、超声、麻醉、骨伤、护理等学科和部门的优质医疗资源,共同开展临床及科研工作。
团队建立5年以来,坚持2周一次的病例讨论制度,开展多学科病历讨论余期,为逾人次中晚期肿瘤患者提供及实施综合性、合理化的诊疗意见。学术团队以患者为中心,综合多学科指南和共识,不惧艰难,勇于挑战,具备开展包括半盆腔/全盆腔廓清、联合脏器切除、肿瘤根治术后盆底重建等高度复杂盆腔肿瘤开放性与微创外科手术,致力于为肿瘤病人保留生命希望、减少手术创伤,创造了许多生命的奇迹。
永远跟党走供稿:盆腔肿瘤MDT
审核:鲍航行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