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621/5478875.html
聚力防控护佑健康
南京疾控
全文字,阅读大概需要3分钟。
江江
苏苏,好几天没看到你来上班了,发生什么事了?
别提了,周末熬夜追剧,早上起床的时候感觉整个天花板都在转,还恶心想吐……医院一查,说是耳朵里的“石头”掉了,得了耳石症……
苏苏
啊?
这是什么病,听起来就有点玄……
晕!
耳朵里的“石头”是什么?
可能有人要问了,好端端的耳朵咋会长石头,还掉了呢?为什么会引起眩晕呢?
耳石症,是一个疾病的俗称,不是耳朵里长石头了,医学上叫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良性是指该病属于自限性疾病,会逐渐自行恢复,阵发性是突然发作,持续时间短,按秒或按分钟计算,位置性眩晕是指患者头部变化位置的时候,比如从躺着坐起来或者是晚上睡觉前往床上一躺、一翻身,这个时候突然出现眩晕,天旋地转的那种……
众所周知,耳朵是听觉器官,但其实他还有一个隐藏身份——“平衡器官”。在人的内耳中,有感受、调节身体平衡的结构,其中就包括球囊、椭圆囊及半规管,它们有一种帮助人体感受重心变化的物质——碳酸钙盐结晶,长的就像石头一样,所以叫“耳石”。
若是这“石头”因为某些原因脱落了,进入内耳的半规管,在内耳的淋巴液里游动,随着人体头部变化位置,就会出现眩晕,有些人还会出现恶心、呕吐、感觉头重脚轻,平衡不稳等。
耳石症虽不会致命,但对生活影响还挺大,一旦发作起来,晕得七荤八素,着实难受。(有此经历的小伙伴,在留言区分享哈~)
得了耳石症咋治?
通常咋就惊动这“石头”而致脱落了呢?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怀疑是得了耳石症,到医院挂耳鼻喉科。目前的治疗,主要是采用手法复位。
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连续变换体位,让耳石重新进入椭圆囊中,使得眩晕症状消除。
另外,复位后需注意休息,饮食营养均衡,睡眠充足有规律,避免剧烈的运动。因耳石症也会复发,但不必焦虑,慢慢地会自愈。打个比方就跟普通感冒自愈一样,如果不用手法复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体位变化时,也可能自己就会复位。
耳石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不过国内外研究发现与以下原因有关:中老年人耳石器官老化,导致耳石发生退行性改变;患“三高”或常吸烟酗酒等使动脉硬化,导致内耳循环供血障碍;女性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导致缺钙和骨代谢异常;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熬夜、生活不规律,从而直接影响内耳供血。
“耳石症”近年来更是悄悄“盯上”了年轻人,其中熬夜党、低头族等都是高发人群。耳石症一旦发病,以后就容易复发,所以预防也很重要。
如何预防耳石症?
预防耳石症,就要远离以上致病因素。
年轻人平时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