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蔹莓,现代草药

北京好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detail/
写在前面

乌蔹莓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杂草,她特别喜欢生活在城里面,之前在南京有遇到,现在在北京也看到了。

常常会有人问乌蔹莓和绞股蓝有什么区别,其实见到原植物,一眼就能分别出来。

乌蔹莓更粗壮一些,绞股蓝要瘦弱的多,再不行,就从气味上分,绞股蓝叶子是甜的,乌蔹莓叶子是酸苦涩的。

如果你是在城里路边遇到的,大概率是乌蔹莓。乌蔹莓也是好多动物的乐园,它上面有好多小昆虫。

乌蔹莓虽然没有进入到《中国药典》里面,但也被好几个地方的地方标准里面有收录。

他在古代的应用倒是不多,其实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多多开发利用现代的杂草入药。

我们来看一看乌蔹莓的用途,和它比较像的绞股蓝之前有介绍过,超链接:绞股蓝的用途。

植物志上的乌蔹莓

乌蔹莓(Cayratiajaponica)来自于葡萄科,乌蔹莓属。俗名虎葛、五爪龙、五叶莓、地五加、过山龙、五将草、五龙。

乌蔹莓(原变种)全草入药,有凉血解毒、利尿消肿之功效。

变种尖叶乌蔹莓叶多为3小叶,在华中有些地区植物3小叶和5小叶均有。

变种毛乌蔹莓叶下面满被或仅脉上密被疏柔毛,产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

乌蔹莓(安徽)

葡萄科植物乌蔹莓Cayratiajaponica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干燥;或鲜用。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本品为不规则的段,根、茎、叶混合。气微,味苦酸。

苦,酸,寒,归心肝胃经。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热毒痈肿,疔疮,丹毒,咽喉肿痛,蛇虫咬伤,烫伤,风湿痹痛,黄疸,泻痢,白浊,尿血。

15~30g,浸酒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写乌蔹莓付乌蔹莓。

置通风干燥处。

古籍中的乌蔹莓

《本草经集注》:捣敷疮肿,蛇虫咬处。

《唐本草》:乌蔹莓,蔓生,叶似白蔹,生平泽,俗呼五叶莓,叶有五梗,子黑,一名乌蔹草。味酸苦,寒,无毒,主风毒热肿,游丹,蛇伤,捣敷并饮汁。

《履巉岩本草》将其作为外用,捣烂敷于患处而治疗痈疽发背。

《本草纲目》首次记载其有利小便功效。

《分类本草性》:去风散痰。治五种黄病,母猪风;涂疮毒。

临床应用01治疗肛周脓肿

乌蔹莓痈膏在早期肛周脓肿的治疗中,能软化肿块、抗感染、消肿、镇痛。

02治疗带状疱疹

将鲜乌蔹莓适量洗净晾干,捣汁加冰片1g熔化;局部用茶水洗净,然后涂药多次治疗带状疱疹。

03治疗急性扭挫伤

采用乌蔹莓鲜根皮,加少许食盐或醋后捣碎成糊状,将糊状乌蔹莓涂于纱布上外敷患处,重复此法,直至症状全部消除。

04总结

乌蔹莓外用治疗痈肿疼痛为主,以其抗菌抗炎为药理基础而发挥疗效,且以外用为主。

应用于带状疱疹、腮腺炎及手足口病,则主要根据其抗病毒的药理作用。

乌蔹莓图片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nongzhong.com/gzzf/96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