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D肉芽肿与克罗恩患者肛周瘘风险相关

肉芽肿与克罗恩患者肛周瘘风险相关

GranulomasinDiagnosticBiopsiesAssociatedWithHighRiskofCrohnsComplications-ButMayBePreventable

InflammatoryBowelDiseases

PMID:[IF=5.33]

肉芽肿是炎症细胞的聚集体,也是克罗恩病(CD)的标志性组织学特征之一。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肉芽肿的存在是否与CD的严重程度以及侵袭性相关。该研究假设,与免疫调节剂相比,抗肿瘤坏死因子α(抗TNF-α)治疗与疾病并发症减少有关(注:肉芽肿的形成需要TNF-α)。

这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纳入了诊断CD时年龄小于21岁的患者(年11月1日至年11月11日)。提取患者包括开始用药日期和肛周瘘或狭窄发展时间在内的临床信息。排除在CD诊断后30天内出现肛周瘘或狭窄的患者,纳入肛周瘘或狭窄前用药90天以上的患者。

该研究共纳入名CD患者。一半(54%)的患者在诊断时患有肉芽肿。肉芽肿与肛周瘘的风险增加相关(危险比[HR]3.24,95%置信区间[CI]1.40-7.48),但与狭窄的风险无关。免疫调节剂和抗TNF-α治疗分别与降低CD患者90%(HR0.10,95%CI0.03-0.42)和98%(HR0.02,95%CI0.01-0.10)肛周瘘的风险相关。免疫调节剂和抗TNF-α治疗分别与降低CD患者96%(HR0.04,95%CI0.01-0.22)和94%(HR0.06,95%CI0.02-0.20)狭窄的风险相关。有肉芽肿的CD患者接受抗TNF-α治疗后发生肛周瘘管的风险降低了92%(HR0.08,95%CI0.02-0.38,P=0.),而单独使用免疫调节剂与肛周瘘的风险降低无关(P=0.34)。

研究者推测,肉芽肿性炎症可能是一种CD患者对不同药物治疗反应的病理生理学特征。研究发现无论诊断活检中是否存在肉芽肿,早期免疫调节剂或抗TNF-α治疗都与降低狭窄和肛周瘘发生风险有关。此外,在诊断时患有肉芽肿的患者中,抗TNF-α治疗在预防肛周瘘方面可能比免疫调节剂更有效。

致谢

浙江大学医学院谢颖孙誉郝

医院傅甜

浙江大学陈杰

对本篇文章解读做出的贡献

题图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1.LawrenceLS,HeiderA,SingerAAM,NeefHC,AdlerJ.GranulomasinDiagnosticBiopsiesAssociatedWithHighRiskofCrohnsComplications-ButMayBePreventable.InflammBowelDis.Mar30;28(4):-.

免责声明:本平台旨在分享最新科研资讯,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供专业人士参考,不构成任何诊疗建议。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本文属于医学专业文章,仅供医疗专业人员学术交流。不适合作为非专业人士疾病教育或科普用途。

若有转载、合作、投稿需求,请联系团队负责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nongzhong.com/gzzf/98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