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痔治疗及护理概述
混合痔占肛肠类疾病中的85.5%,而病发率占了75%,是痔疮中最为严重的,发生于任何人群中,女性混合痔患者占了70%,而男性混合痔患者占了30%。由于生活中的不重视,而因此患上了混合痔的人群正以数十倍的速度上升。
混合痔的内痔与外痔相互融合,血管相通,因此单纯治疗内痔部分而不处理外痔部分,往往造成外痔区域血液循环受阻、外痔水肿甚或会有血栓形成。
症状①疼痛:混合痔中包括了内痔和外痔所有的特征,内痔本身是无痛的,只会有稍微的坠胀感,但如果内痔反复脱出,肛门处就会受到感染,肿块会出现水肿和坏死的情况,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让患者痛苦不已。
②脱出:内痔早期脱出,会自行缩回,到了晚期肿块会越变越大,使得患者在排便时容易脱出肛外,不能够自行缩回,需要用手塞回,但严重的情况下,行走、咳嗽等等轻微的动作下,也会使得肿块脱出。
③粘液渗出:肿物长期反复脱出,刺激肛门处的直肠粘膜,使其分泌物增多,会有粘液渗出,又加上肛门括约肌发生痉挛,刺激肛门周围的皮肤,从而引发瘙痒和肛门湿疹等等情况发生。
④出血:排便时会出现便血的情况,一般为鲜红色,量不多,是由于粪便反复摩擦,引起的血管充血扩张所致。不严重的只会在便后手纸上看到有点滴状或喷射状的血滴,长期不愈,反复出血,就会出现贫血的情况发生。
病因①经常性地久坐、久站等等不良习惯,使得体内血液无法正常流通而导致的混合痔疮。
②不良的排便习惯,喜欢久蹲于厕所看书、看报等等,由于时间过长,使得腹部压力过大,促使静脉血液无法正常流通。
③经常吃些过辣、过油腻等等带刺激的不良饮食。
④对于老年人和体弱多病者来说,由于肛门括约肌松弛,使得出现直肠脱垂的现象。
⑤肛门处受到感染,引发炎症,使得经脉血液流通不畅,使其静脉血管充血膨胀,从而形成一个个静脉团。
危害1、痔核嵌顿
混合痔的另一个主要症状是痔核脱出。脱出于肛门外的痔核,受到括约肌的夹持,静脉回流受阻,而动脉血仍不断输入使痔核体积增大,直至动脉血管被压闭,血栓形成,出现痔核变硬、疼痛,难以送回肛门内。传统的看法称“绞窄性内痔”。但临床所见,痔疮形成血栓的更多见,故多伴有疼痛,当痔核脱出不能送回时,亦称为“嵌顿痔”。长时间的痔核嵌顿,还会出现下列病理改变:
(1)坏死:痔核嵌顿于肛门外,鉴于一系列的病理改变,使局部代谢产物积聚,进一步加重了肛门局部水肿,加重了痔核的嵌顿,这是以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内痔嵌顿日久,必然出现坏死。此时的坏死常局限在痔核的粘膜部分,但亦有侵犯人体其它部分的情况。
(2)感染:痔核嵌顿后,多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病人出现里急后重、肛门坠胀感明显等症状,此时感染多局限在肛门局部,假如强力复位,容易使感染扩散,引起粘膜下,肛周或坐骨直肠窝脓肿,若脱落的带菌栓子沿静脉上行,加上抗生素使用不当或未用任何抗菌药物,则会形成门静脉菌血症甚至脓毒血症,亦可形成肝脓肿。
2、贫血
大便时反复多次的出血,会使体内丢失大量的铁,引起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铁的吸收和排泄保持平衡状态,铁的丧失量很微小,正常成年男子每日铁的丧失量不超过2毫克,而大便便血的病人,若每日失血量超过6~8毫升则丢失铁3~4毫克以上。正常人体男性含铁总量为50毫克/每公斤体重,女性约为35毫克/每公斤体重,若长期大便便血,丢失大量的铁,使体内含铁总量低于正常,能引起缺铁性贫血。
常规治疗许多痔疮患者认为药物能够治疗痔疮,于是盲目的涂抹各种药物,可是久治久不愈,而且越治越重,导致疼痛加剧,对此痔疮,患者切忌盲目用药治疗,医院进行科学检查,再对症治疗。
确诊了痔疮的具体病情后,要及时进行治疗,对于痔疮的一般治疗方法,只有通过手术才能痊愈,盲目的药物治疗和其他疗法不能清除痔疮。
对于孕妇痔疮的治疗,考虑到药物可能对胎儿的影响,孕期痔疮一般不进行处理,但要注意饮食和休息,每天早上起床或早餐后养成定期蹲便的良好习惯以防便秘,肛门局部用药物浸洗,必要时用栓剂进行润滑以保护直肠黏膜便可。大多数妊娠导致的痔疮都是暂时性的,产后多做提肛、踢腿的动作可帮助恢复。
痔可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种,痔疮手术后的护理。
一、保持排便通畅:手术6小时后可进少量的流质饮食,2天内保持无渣或少渣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尽量使术后第一次排便推至24-48小时之后,减少排便次数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手术部位发生感染。之后多饮水和多食蔬菜、水果和薯类等高纤维食物,避免用力排便而影响伤口愈合。发生便秘时应口服麻仁润肠丸或液状石蜡等帮助排便。
二、缓解疼痛:局部进行热敷或温水坐浴,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采取卧位姿势休息,臀部垫上气垫。因为肛管内敷料填塞过紧造成伤口疼痛者,可以根据手术伤口情况,适当减少填塞物,以减轻伤口压迫。因为肛门括约肌痉挛导致排便疼痛时,便前、便后用1:高猛酸钾溶液坐浴,可使肛门括约肌松弛,减轻疼痛。痔疮手术后的病人不宜穿过紧的内裤。
三、并发症的护理
1、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护理:每次排便后应彻底清洗并且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坐浴后擦干再换药并保持伤口引流通畅,以保持局部清洁;增加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2、尿潴留的预防与护理:术后患者常因为麻醉、伤口疼痛而引起尿潴留。术后每4-6小时排尿一次,若术后8小时仍未排尿者,可采用下腹部热敷、按摩、听流水声等方法,促进排尿,因为疼痛引起的排尿困难,要给予止痛药缓解,促进排尿,若两种方法都没有用,可以进行导尿。
3、肛门狭窄或大便失禁的预防与护理:一般术后5-10天内可进行扩肛,每天1次,术后患者有便意时要尽快排便;若有肛门括约肌松弛者,术后3天定时进行“提肛运动”训练,大便失禁者,应保持肛周围的皮肤清洁、干燥,局部要涂氧化锌软膏保护,避免发生局部皮肤糜烂。
注意事项
注意:
①营养均衡:饮食要合理,切勿暴饮暴食,少吃辛辣、油腻等等带刺激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等粗粮食物,这样利于通便,保持大便通畅。
②定时排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切勿久蹲于厕所看书、看报,一般蹲厕时间不超过10分钟,减轻腹部的压力,减少直肠内部充血情况,使得血液能够流通正常。
③锻炼身体:适当做些户外运动,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促进肛门处的静脉血液流通正常,可适当地做些提肛运动,打开肛门括约肌,使其收缩有力。
④注意个人卫生:每天坚持清洗肛门处,使其保持清洁、干净,在选择内裤和贴身衣物时,应选择舒服的、宽松的,避免由于过紧勒伤肛门周围的皮肤,阻碍静脉血液的正常流通。
预防1、改变饮食结构:主食不要过细;多吃蔬菜,如菠菜、瓜类、萝卜等;成熟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梨;适当的蛋白质如牛奶、禽蛋以及适当的脂肪;足够的饮水,每日水量应达~毫升;避免食用辛辣食物,不饮酒,以使大便软化或缓解便秘。
2、调节日常生活,养成每天早晨大便一次的习惯,若有便意应及时上厕所(痔病患者坐马桶较蹲坑为好)。不要长时期持续站立或坐着工作,宜间断地更换不同姿势。杜绝排便时长时间阅读。
3、注意排便卫生,便后清洗肛门,最好便后用自来水冲洗肛门。
4、除散步、跑步、体操等锻炼外,可进行提肛运动,即双膝与胸部贴床,臀部提高,肛门内缩之后又放松,如此每天反复进行30~50次。或取仰卧位作肛门内缩动作,或站立或坐,并配合深吸气,肛门内缩,而后深呼气,肛门放松。后者在白天工作间隙也可进行
5、注意生活中的小细节,注意各方面的卫生这样才不会让病毒有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