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肛瘘

疾病介绍

肛瘘是肛门直肠瘘的简称,是发生在肛门直肠周围的脓肿溃破或切口引流的后遗病变。肛瘘是脓肿后时代,是一个疾病的两个阶段。英文名Analfistula,中医称为肛漏。典型的肛瘘就是一根通畅的完整的管道,一头在肛窦,一头在肛缘外,或在直肠壁。非典型肛瘘一般只有内口而没有外口,或虽有内口又有外口,但中间瘘管闭塞,或只有外口,内口找不到,或干脆就只有一硬结。

病因

1.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自行溃破或切开引流后造成。

2.直肠肛门损伤

外伤、吞咽骨头、金属,肛门体温计,肛门镜检查等损伤肛管直肠,细菌侵入伤口即可引起。

3.肛门裂反复感染

肛门裂反复感染可并发皮下瘘。

4.会阴部手术

内痔注射误入肌层或手术后感染,产后会阴缝合后感染,前列腺、尿道手术后感染等,均可波及肛门直肠引起脓肿及瘘。

5.结核

既往报道结核病并发结核性肛瘘者甚多。高达26.9%,近年来明显下降为4%~10%。主要为吞咽结核菌引起,少数也可血行感染引起。

6.溃疡性大肠炎

7.克罗恩病伴发

克罗恩病伴发肛瘘者高达14%~76%。

8.直肠肛管癌

直肠肛管癌波及深部并发肛瘘。

9.血行感染

糖尿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病,因机体抵抗力降低,常由血行感染引起肛瘘。

10.其他

淋巴肉芽肿,放射菌病,尾骶骨髓炎,直肠、乙状结肠憩室炎等也可引起肛门直肠脓肿及瘘。

临床表现

1.流脓

周期性发作,时有时无,脓液较少。

2.肿痛

一般不疼,当脓液积存于管腔内引流不畅时,局部胀痛,当脓液流出后疼痛马上减轻。

3.肿块

大部分患者可在肛缘触及索条状硬块,按压轻度疼痛。

4.瘙痒

脓液经常刺激瘘口周围皮肤,致肛门皮肤瘙痒或湿疹。

5.全身症状

(1)一般无全身症状。

(2)复杂或迁延日久常有排便困难、狭窄、贫血、身体消瘦、精神萎靡、神经衰弱等症状。

(3)继发感染时有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

主要护理问题

1.疼痛。

2.皮肤受损。

3.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等。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后难免对手术治疗存有紧张、顾虑的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为其讲解手术治疗的相关知识,缓解其恐惧、紧张的心理,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术前准备

术前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可进食少量流质食物,以避免术中胃部不适或呕吐。备皮并清洁灌肠,直到大便排尽为止。嘱患者少饮水,术前排净小便。术前30分钟可给予镇静剂、皮试。3.疼痛护理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卧位,勿挤压伤口。采取分散患者注意力的方法,如听音乐或看电视来缓解疼痛。对疼痛较敏感的患者应及早应用镇痛药,并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4.皮肤护理

遵医嘱每日换药一次,注意观察伤口情况,并指导患者便后坐浴,直至伤口完全愈合。叮嘱患者在出现皮肤瘙痒时,避免用指甲抓挠。

5.排便护理

术后24小时内避免排便,以防刺激伤口。第一次排便一般在术后48~72小时后。嘱患者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喝水,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发生便秘时,可口服缓泻药。

6.出血护理

术后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情况,如有渗液渗出,应及时更换敷料。若有新鲜血液从肛管流出或渗出,说明可能有活动性出血点,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有效措施。

7.饮食护理

手术当日及术后前2天进半流质少渣饮食,以减少大便。术后3天可进普食,嘱患者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忌食辛辣、油炸食品,保持排便通畅。

健康宣教

1.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避免久坐、久站。

2.注意营养,合理饮食。

3.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4.保持肛周清洁卫生,勤沐浴、勤换内裤,每日睡前或便后温水坐浴。

扫一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nongzhong.com/gzyy/49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