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脓肿
鲍芳供稿
年3月12日
病史:女性,62岁。发热3天,既往有胆囊炎,彩超提示肝脏7.8*6.6偏低回声,界欠清,胆囊壁水肿。
CT表现:肝右前叶及左内叶低密度灶,边界欠清晰,密度不均,增强后呈蜂窝状强化。
诊断:肝脓肿。
小结:肝脓肿是在化脓性细菌作用下发生的肝组织局限性化脓性炎症。根据病因分细菌性和阿米巴性两类,前者多见。发病年龄以50~70岁男性居多,主要感染途径有细菌经血液(门静脉、肝动脉)进入肝脏,或邻近脏器感染直接蔓延。临床症状有发热,多为弛张热,发热前有寒战,肝区疼痛等。
CT平扫表现为肝内单发或多发类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占位,中心液化坏死区CT值略高于水而低于正常肝组织,少数病灶内可见气体。病灶边缘多数不清,或部分边缘清晰。90%的脓肿周围出现不同密度的环形带,称“环征”或“靶征”,1~3环不定,可完整或不完整,自外向内分别代表水肿、纤维肉芽组织、炎性坏死组织。
增强扫描:肝脓肿的强化特征:
1)中心液化区无增强,灶内未坏死的肝组织有强化。
2)环形带可有不同程度的强化。
3)多个小脓肿聚合或单一大脓腔趋向,即“成簇征”或“集合征”。多房脓肿可显示有增强效应的间隔。
早期不典型肝脓肿,炎性组织未液化或小部分液化,密度近似于软组织,易与肿瘤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