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竟拖到手术鼻塞流脓涕20余年,以为

别人问俺最近怎么不爱说话了

其实小编只是想少点

阿!嚏!

耳鼻喉科人来人往的就诊人群中

54岁的马女士

不住流鼻涕、打喷嚏

她是“老鼻炎”

症状反反复复

最后检查才发现

竟是额窦筛骨瘤在作祟

从自行喷药到手术开刀

怎么会这么严重?

01

女子鼻子不通气,鼻腔被肿物占据

20年前,马女士出现鼻阻并伴流鼻涕,起初以为是鼻炎导致的常见现象,自行药物治疗,直到1个月前,鼻脓涕、鼻塞的症状开始加重,给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在家人的陪伴下,马女士来到医院寻求帮助。

耳鼻喉科主任陆训彪为其进行CT检查,结果显示额窦及筛窦里面有个很大的不规则高密度影,与眶内壁结合紧密,左侧上颌窦内有软组织影,其内密度不均匀,初步诊断为额窦筛骨瘤、霉菌性上颌窦炎。

“医生,肿瘤是不是需要开刀?会不会有后遗症?留下疤痕呀?”听到诊断结果,家属倍感担忧。“不用担心,我们的鼻内镜手术技术能精准、彻底清除肿瘤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留鼻腔的结构与功能。同时不会在面部留下疤痕!”陆主任的话给患者及家属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02

镜下精准清除肿瘤,重获呼吸自由

骨瘤是较为常见的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以发生于鼻窦者为多,上颌窦及蝶窦极少,偶可发生鼻腔内,一般生长较慢。陆主任全面评估病情后,认为该患者虽诊断容易,但骨瘤位于额窦与筛窦之间,且骨瘤较大,嵌顿于窦腔内,紧挨着眶内壁,手术仍存在一定的难度,稍有不慎极易造成眶内血肿、内直肌损伤、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窦骨源性肿瘤唯一有效的方法。

陆主任及其团队讨论后,决定为其行“经鼻内镜鼻窦术”。术中,陆主任切开钩突,咬开筛泡后见一巨大肿物暴露,表面凹凸不平,用剥离子无法撬动,沿肿物向周围探查分离,夹持肿物,缓慢取下肿物,继续处理其他病变后手术完毕,患者术后症状明显缓解,安返病房。术后,患者终于重获呼吸自由。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是通过鼻内窥镜可视摄像系统,借助监视系统的放大作用,在鼻腔、鼻窦狭小的空间完成精细解剖和病理切除,整个过程视野清晰,与传统的开放式手术相比,该手术具有微创、出血少、创伤少、术后恢复快、无面部畸形及并发症少等优点,被认为是切除位于筛窦或临近中线的额筛骨瘤的首选径路。

03

一流梯队+尖端设备

成就高水平鼻内镜技术

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市二院硬件设施也不断更新迭代,现拥有高清耳鼻咽喉镜、丹麦进口听力检测中心、进口高清鼻内窥镜手术系统、高清可视支撑喉镜、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耳鼻高速动力系统、高清蔡斯显微镜等先进设备。尖端设备为复杂高难度手术奠定基础,可在术中正确判断局部解剖标志;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复杂手术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提高医师对解剖结构及手术部位的了解,增加医师在复杂手术时的信心。

鼻内镜手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科室除了常规开展传统的鼻腔、鼻窦手术技术,还成功开展了更复杂、更具挑战的交叉学科手术——鼻内镜颅底手术技术,在进路和微创方面取得崭新的突破,把鼻内镜“微创、精准、最大限度保留器官结构和功能”的技术优势,应用于更多复杂疾病的治疗,造福更多患者。

近年来,市二院耳鼻喉科始终以“创新精进诊疗技术,造福滨城百姓健康”为宗旨,紧盯国际、国内前沿动态,坚持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的内镜化为科室发展方向,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学习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专业水平,助力健康中国、健康葫芦岛建设。

04

专家简介

陆训彪

主任医师

市二院耳鼻喉科主任

·黑龙江省医学会耳鼻喉学会委员

·完成耳鼻喉科手术近万例

专业特色:耳鼻喉科疾病的诊治,对耳鼻喉科疑难杂症和急诊急救具有丰富临床经验。能够熟练完成全组鼻窦开放,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小孩腺样体及成人扁桃体切除术,打鼾病人的腭咽成形术,鼓膜修补及中耳炎一期听力重建术,声带息肉摘除术以及喉癌病人的各种喉切除手术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nongzhong.com/gzyz/100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