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粉盗票似行业脓肿,博纳捅开了电影院

今天电影业内讨论最红火的事情,莫过于博纳给部分黑粉电影院的一封公开信。在这封公开信中,《所以……和黑粉结婚了》的内地发行方博纳,痛斥部分电影院盗取该片票房,以手写票甚至不写票的方式转移该片票房。更进一步痛斥,作为中韩合作影片,博纳甚至无法和韩国合作方解释,为何会出现这种行业乱象,乃至于无法解释为何影院刚刚上映便网络盗版横行。

关于此事,我想聊以下几点,或许可以帮大家看到病灶的真正所在。老马最近在术后休养,套用我的主治医生李主任的话说,有些病,病灶不除,脓肿完了照样继续脓肿。我们不妨对中国电影真动动刀子,剖析点病灶出来。

先来说,电影院如此黑票房,实际都是发行方早年惯出来的。中国真正的电影市场化,还没有二十年。也正是这起步的二十年,我们开始便没有把步子往好处去迈。早先的电影发行实际上没有如今这么复杂,更没有什么网络宣发的概念。最早先,地面发行去应对电影院。接下来是应对地方平面和电视媒体。乃至最近几年,才把网络宣发当成一回事儿。

最早先,应对电影院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发行人员去一对一的和电影院人员谈条件。当时院线还没有如今的规模(万达院线一家就能拿到近20%市场份额),所以需要大量地面发行人员去一对一搞关系。当年,才是影院的黄金年代。这种一对一的搞关系,就包括了地面宣发人员和影院谈票房分成的问题。

业内目前是影院拿一半多,制片方拿30%多,税务不到10%,剩下的发行方拿走。但这个票房分成比例,在以往,是大有文章的。地面发行对影院,很可能为了上座率和排片率,加大对影院的分成。十年前,曾有过制片方为了推高票房,一分钱分成不要的事情,当时那片还是大导演的,如今数一数二。

这就造成了传统影院的嚣张。因为发行团队之余影院的被动局面,所以影院在挪动票房上面,也有恃无恐。即使地面发行团队发现了这一问题,大多数影院也可以拿多排两个场次的答复应付过去。其实大伙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中国电影票房的病灶就在这稀里糊涂上。所以我在去年的文章中便指出,根据局部调查的资料来推算,中国每年有50亿以上票房被影院私密了。

其实博纳对此事也是心知肚明。只是在《黑粉》事件上发声,求取一个方励下跪票房翻十倍的奇迹结果,引起影迷注意罢了。票房被私密的事情,一方面说明中国电影院的不干净,另一方面也说明,没有地面发行团队的督票,电影院会占尽便宜。中国院线电影的未来趋势一定能是网络宣发,地面人员越来越少,对影迷越发精准营销。但电影院的私密票房的病灶不除,持续电影产业肛门端脓肿,势必会发展成为肛瘘,把整个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毁掉。

最近两年,总局在督票方面作为很多,也查处了一批票房做手脚的影院。但是,这个力度,实际上是不敢动刀子的。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有半数以上的电影院实际处于亏损的边缘状态。还是用俺们李主任的话说,这是糖尿病,动了刀子伤口不凝合,会出事儿的,要治肛瘘,先得治肛瘘。

说到大量电影院在亏算的边缘上,我加一事。日前某位电影同仁来病房探望我,说起某省会地标建筑里的某影院生存危机问题,触目惊心。此影院与此省会地标建筑签约十年,刚刚到期,在续约上,地标建筑疯涨了租金,并进行大肆招标,谁出钱多谁来开影院。这家老牌影院一下子就窘迫了,差点因为拿不出那么多租金而改了别家店面。

中国目前全部非自建影院,最大的经营成本便是地租。年前后,大量独立书店在内地倒闭,压垮他们的,并非网络书店,而是昂贵的地租成本。现在,压在非自建影院身上的,也是这一成本,而且,笔者认为,未来五年内,会有大量这类影院因为地租问题倒闭。中国的电影产业,实际上一直在为高昂的地产经济供血。

一旦对影院真动刀子,拿掉影院的黑色收入和灰色收入,大量影院将无法生存。影院是整个电影消化系统的肛门端,拿掉肛门,就不是肛瘘了,是整个内腔全都漏掉了。中国电影票房盗取的病灶在影院的不规矩,形成病灶的根本则是整个躯体经济的不健康。地产经济的高昂成本,正是中国电影产业湿热的缘由。个体湿热,喝薏米粥可治。中国电影产业湿热,我也不知道怎么办。都知道肛瘘了,但谁也不敢动刀子。

观点认同,可以赞赏。

赞赏

人赞赏









































白癜风咨询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专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nongzhong.com/gzyz/11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