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克罗恩病肛周脓肿[3/22]
现代医学认识
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疾病,病变多见于末段回肠和邻近结肠,但从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呈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临床上以腹痛、腹泻、体重下降、腹块、痿管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可伴有发热及关节、皮肤、眼、口腔黏膜等肠外损害。本病有终生复发倾向,重症患者迁延不愈,预后不良。发病年龄多在15~30岁,但首次发作可出现在任何年龄组,男女患病率近似。本病在欧美多见,且有增多趋势。我国发病率不高,但并非罕见。
病因、病理
克罗恩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已知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所导致的炎症反应在克罗恩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目前认为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包括环境、遗传、感染和免疫因素。
病变表现为同时累及回肠末段与邻近右侧结肠者,或只涉及小肠者,或局限在结肠者,甚或病变可涉及口腔、食管、胃、十二指肠,但少见。
大体形态上,克罗恩病的特点为:
1病变呈节段或跳跃性,而不呈连续性;
2粘膜溃疡的特点:早期成鹅口疮样溃疡,随后溃疡增大、融合,形成纵行溃疡和裂隙溃疡,将粘膜分割呈鹅卵石样外观;
3病变累及肠壁全层,肠壁增厚变硬,肠腔狭窄。
组织学上,克罗恩病的特点为:
1非干酪性肉芽肿,由类上皮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构成,可发生在肠壁各层和局部淋巴结;
2裂隙溃疡,呈缝隙状,可深达粘膜下层,甚至肌层;
3肠壁各层炎症,伴固有膜底部和黏膜下层淋巴细胞集、粘膜下层增宽、淋巴管扩张及神经节炎症等
并发症
肛周病变(如肛周脓肿和肛瘘)是克罗恩病常见的并发症,有些患者甚至是因为反复的肛周脓肿、肛瘘或肛瘘手术后伤口经久不愈而就诊,经检査才拟诊为本病。
無门伏邪:克罗恩病肛周脓肿病
陈某,男,32岁
主诉:反复脐周腹痛1年,加重半年;伴肛旁肿痛间作2年,加重2周。
1现病史
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反复腹痛,肚脐周围为甚,大便软成形或糊状,日2次,无便血,无粘液,肛旁肿痛,肛旁渗脓渗液,肛周脓肿肛瘘形成,肛门瘙痒,曾中药内服治疗未见好转,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年3月11医院就诊查结肠镜:大肠多发溃疡性质待定,克罗恩病?肠结核?回盲部内瘘?肛瘘。
2其他病史
十二指肠溃疡
3体查
肛门截石位位9、11点可见肿块,11点可见一条索装瘢痕,肤色潮红,肛门湿疡,皮肤色素变浅,纹理变宽肛门潮湿。4辅助检查
5治疗后一周
黄腻干厚苔退,肛周脓肿明显缓解
处方
肉桂(3克)2包酒大黄(6克)1包葛根(15克)2包白术(10克)2包
黄芩(10克)1包细辛(3克)1包薏苡仁(15克)4包山药(10克)2包
当归尾(6克)1包炮姜(6克)1包芡实(10克)2包盐补骨脂(10克)1包
炙甘草(3克)2包黄芪(10克)2包金银花(10克)2包升麻(6克)1包
七剂用水ml冲服日一剂,分两次服
柳氮磺吡啶结肠溶胶囊(0.25g*24粒)3盒0.75gpoTid*7天
克罗恩病并发肛周脓肿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大肠溃疡,肛周脓肿,属于伏邪温病范畴。
素体少阴虚寒或失精,湿热瘀邪潜伏大肠肛门,肛门肿痛。
炎症:伏邪发作,红、肿、热、痛。
脾肾阳虚失精本虚,夹湿、热、瘀标实,虚实夹杂,寒热错杂。
配伍:
肉桂酒大黄调寒温,攻补,少阴寒,热用酒大黄。大黄炭止泻
黄芪升麻托邪外出
细辛黄芩免疫抑制剂小柴胡汤加细辛
黄芪金银花疮疡寒温,黄芪扶正托疮,金银花肛门炎症专药托里消毒散
当归甘草消炎
补骨脂山药芡实补肾精四神丸
当归炮姜驻车丸
黄芩甘草伏邪发作少阳黄芩汤
薏苡仁葛根渗湿
升麻葛根大黄升降
黄芪当归气血
腹痛,肚脐甚,肾虚,补骨脂、山药、芡实,补失精。肉桂,少阴寒,配合酒大黄调寒热。细辛黄芩免疫抑制。黄芩伏邪发作兼清湿热。黄芪升麻托邪外出。黄芪金银花,疮疡。金银花肛门炎症。
调气饮
驻车丸
托里消毒散
四神丸
黄芩汤
小柴胡汤加细辛
寒温气血升降攻补
下一步加败酱草,红藤。大肠溃疡肠痈腹痛。
克罗恩病
祖国医籍无克罗恩病名的明确记载,依其临床表现,本病似可归于“泄泻、“痢疾”、“便血”、“肛痈”等范畴。
克罗恩病是一组以胃肠道病变为主、发病机制至今不明的临床综合征,属慢性炎症疾病,病理复杂,症状差别较大。
本病按克罗恩病肛周脓肿的中医辨只代表该病人该阶段的症候群表现,不具备克罗恩病标准重复性辨证模型,攻参考交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