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初期治疗方法 http://pf.39.net/xwdt/180828/6489068.html
直肠脱垂是肛肠常见疾病之一,主要由于先天不足及因腹泻、便秘、营养不良等因素导致盆地组织器官松弛下降,在腹压增大的情况下发生直肠内套叠,以至脱出肛门外的一种退行性改变的疾病。直肠脱垂初发阶段,肛门受到强大的直肠内压的冲击,造成机械性肛门扩张,此时,上段直肠及乙状结肠经松弛扩大的盆底入口滑入直肠壶腹,伴随着盆底直肠的滑脱,经过扩张、松弛的肛管脱出体外,形成完全性直肠脱垂。但疾病初起阶段,肛门扩张是由强大的直肠内压造成,此时肛门括约肌尚未发生器质性病变,所以脱垂常可自行还纳。当肛门括约肌反复被扩张,造成肌纤维断裂时,肛门括约肌即发生器质性损伤,此时脱垂无法自行还纳,出现肛门不完全失禁或完全失禁。
滑动疝型套叠型
直肠脱垂主要的病理改变:1.肛提肌的缺损、2.深坠的直肠生殖凹、3.冗长的直、乙肠、4.直肠后壁及侧壁附着在骶骨上比较松驰,有较长的“直肠系膜”也称之为骶直分离、5.肛门括约肌松驰。病理改变造成:盆底肌松弛、直肠滑脱、盆底腹膜滑动疝形成、盆底直肠入口径扩大及肛门括约肌松弛。由于以上病变,常导致直肠近端及乙状结肠连同系膜极易滑动内翻进入直肠,并牵动直肠,经松弛的肛门滑脱出体外。松弛扩大的直肠壶腹、盆底入口径扩大、完全或不完全性的肛门括约肌失禁形成了直肠脱垂的病理性通道。
直肠脱垂病理分型
直肠脱垂手术治疗有三个途径:1、经腹(包括经腹直肠悬吊术、尼龙网带直肠固定术、直肠前壁折叠缝合术(沈氏手术)等等);2、经骶(经骶直肠脱垂矫正术、直肠部分切除术等。经会阴直肠切除术);3、经会阴(此外直肠支持固定术、直肠周围硬化肌注射术即肛门环缩术也称为经会阴联合手术、直肠周围硬化剂注射术)
直肠脱垂经会阴手术还包括:1、烧灼术:用化学或物理方法烧灼粘膜形成创面,既而使肌层粘连,粘膜缩短。用于治疗粘膜脱垂,但偶有继发大出血。2、钳夹和烧灼法:去除部分粘膜,使直肠腔缩小,用于脱肛与底位直肠粘膜脱垂。3、粘膜节除术:纵形切除部分粘膜并加以缝合,本法为脱出缝合易出血。4、切扎滑动皮瓣术:用于内痔伴粘膜脱垂。(高野)5、肛门紧缩术6、直肠肌层折叠术:直肠脱出后,在直肠粘膜侧环形切口,剥离粘膜至脱垂最远端,在四个方向纵形缝合使直肠粘膜缩短。7、脱垂肠管切除术:将脱出直肠以弹性物结扎使之坏死后去除,手术修复直肠前陷凹重建盆底,肠壁分层缝合注意疝入的小肠。
直肠脱垂有多种手术方式及路径,应该注重手术适应症的选择其中包括直肠脱垂的临床分型:1直肠套叠型,脱垂的直肠呈圆柱形。2滑动疝型,脱出的肠管前壁粗大,远端尖部后翘呈牛角型,其内部多包涵乙状结肠及肠系膜组织。直肠脱垂分度,以脱垂的肠管的长度分为I度脱垂、Ⅱ度及部分Ⅲ度直肠脱垂。在手术适应症的选择上I、Ⅱ度及部分Ⅲ度套叠型直肠脱垂多选择经会阴手术方式而重度直肠脱垂及滑动疝型多选择经腹同时经会阴联合手术。
此外还应注意是否合并有直肠粘膜炎症(溃疡)出血及肠息肉的存在,手术前有必要提前药物治疗及息肉切除术。直肠脱垂手术对于肛门括约肌的评估决定肛门环缩术的实施方法。直肠脱垂手术后还应该注重与之相关疾病的治疗,如腹泻、便秘、营养不良。良好排便习惯的建立、中医中药的调理、肛门功能锻炼以及智障患者的生活监护等等。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经肛门做直肠粘膜支持固定术、肛门环缩术以及直肠周围消痔灵注射的联合手术疗法已成为治疗一二度及部分三度直肠脱垂的主要的术式之一。手术操作得当,才能取得稳定疗效、复发率可降至3%,而单纯的直肠周围硬化剂注射术术后复发率可达34%。
一、经会阴直肠粘膜支持固定术优选方法
通常该手术有三种形式:
(1)麻醉后在直肠脱出肛门外的状态下,从脱出肠管的3个方向做柱状间断缝合;
(2)在直肠还纳状态下,于直肠内选3个点作直肠壁的粘膜层做间断柱状单纯缝合;
(3)在直肠还纳状态下,于直肠内选择三个点做直肠壁的间断直肠全层柱状结扎缝合。
单纯缝合固定术
其中我们选择的(3)连续柱状结扎缝合,可造成直肠侧壁粘膜结节性坏死,形成柱状瘢痕起到对直肠明显的支持固定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结扎缝合直肠粘膜造成部分粘膜发生坏死脱落,从而缩窄了直肠内径。由于结扎缝合可深入直肠侧壁的肌层,从而形成牢固的瘢痕粘连,有效地防止了直肠壁的滑脱。相比之下,(1)和(2)的以直肠脱出缝合法、直肠内单纯柱状缝合法,由于只是粘膜层表面的柱状缝合和脱出肠管的外表面柱状缝合都不能达到对于直肠壁外侧肌肉组织的固定作用,因此疗效不稳定,复发率高。
连续结扎缝合
经直肠内粘膜结扎缝合固定术手术治疗机理在于:
1、缩小和固定直肠上端盆底入口径。
2、缩窄已膨大的直肠壶腹。
3、支持固定滑脱的直肠。
4、缩小已松弛的肛门口径。
直肠隧道意试图
手术处理的主要步骤及治疗意义:
1、直肠粘膜的连续柱状结扎式缝合。目的是使在盆底的直肠腔道内形成二到三个瘢痕性支柱,矫正直肠的向下滑脱,并与侧壁的盆底肌固定,恢复直肠壶腹的功能。
2、连续的柱状结扎缝合使已经扩大的直肠壶腹有效缩窄,制止上方直肠滑入及自身滑脱。
3、连续柱状结扎缝合其上端,可使直肠盆底入口缩窄至正常,制止滑动疝的形成。
4、连续柱状结扎缝合其下端,止于肛管上方的齿状线,使直肠远端粘膜固定于肠壁,并将直肠壶腹缩窄,阻止其向肛门外滑动脱垂。
经肛门直肠脱垂支持固定术通过缩窄盆底直肠入口,直肠壁的柱状支持固定,对直肠壶腹的缩窄可以有效地阻止直肠内套叠及滑脱。
二、直肠周围消痔灵注射术
直肠粘膜支持固定术完成后,经肛门周围皮肤穿刺进行直肠壁外侧间隙的消痔灵注射(常用浓度是1:1),以加强对直肠与盆底肌的黏连固定作用。通常是注射在直肠壁外侧结扎缝合直肠粘膜柱之间。药液沁润要均匀,不要注入肠腔内引起感染,注入药量在20ml—40ml之间。
三、肛门环缩术
肛门括约肌功能的恢复直接关系到直肠脱垂手术治疗的效果及程度的轻重,因此在治疗时,肛门环缩术十分重要。直肠脱垂患者常伴有不完全肛门失禁,直肠脱垂手术中对于肛门括约肌的修复直接关系到手术成功率。目前临床上最为普遍采用的术式是肛门扩约肌折叠缝合术,手术中在肛门周围皮肤下显露和游离肛门括约肌环,其中包含肛门内括约肌及部分外括约肌并将其牵拉折叠缝合使括约肌环变小达到缩窄肛门的作用可以在肛门前后位同时进行,但是要看手术中肛门缩窄的程度而定。该手术修复过程中完全是应用自体组织目的是矫正直肠脱垂所造成的肛门括约肌松弛,手术疗效较为稳定。
直肠脱垂也有采用肛门周围皮肤下埋藏式紧缩术,缝合材料有丝线、肠线、无损伤缝线、钢丝、尼龙网带、硅橡胶等材料。但由于这些缝合材料多形成异物刺激,常导致伤口感染,使紧缩术失败,因此,寻求一种能减少手术后组织的反应并更具弹性的理想材质,是保证手术质量的重要因素。但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材料可达到上述理想效果,因此该手术方法临床上极少应用。
肛门前后紧缩术后
结论
综上所述直肠脱垂经肛门手术治疗有多种方法,通过有关矫形手术机理的探讨及分析筛选,确立直肠黏膜的连续柱状结扎缝合法是最佳手术方案,同时联合直肠周围硬化剂注射和肛门括约肌紧缩术三个手术的同时操作是1,2度直肠脱垂及部分3度直肠脱垂优选的经会阴手术治疗方法,同时该组手术也是3度以上重度直肠脱垂患者经腹腔悬吊手术后再经肛门辅助手术治疗的重要步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