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骶尾部反复发作的脓肿,原因是里面有

病例特点:

男患,21岁,臀部脓肿反复发作2年,多次在门诊换药室处理,未能愈合。

局部情况,如图:

这个是什么疾病?

1.骶尾部皮脂腺囊肿并感染?

2.普通软组织感染?

3.藏毛窦?

藏毛窦疾病,很多人并不认识,早期把这个当普通感染,予普通换药,长期不愈合;

切除病灶的内部情况:

什么是藏毛窦?

这个疾病是藏毛窦或藏毛囊肿(PilonidalsinusandPilonidalcyst)统称为藏毛疾病(Pilonidaldisese),是在骶尾部臀间裂的软组织内一种慢性窦道或囊肿,内藏毛发是其特征。也可表现为骶尾部急性脓肿,穿破后形成慢性窦道,或暂时愈合,终又穿破,如此可反复发作。囊肿内伴肉芽组织,纤维增生,常含一簇毛。虽在出生后可见此病,但多在青春期后20~30岁发生,因毛发脂腺活动增加,才出现症状。

什么原因引起藏毛窦?

真正病因不详,有两种学说。一先天性由于髓管残留或骶尾缝发育畸形导致皮肤的包涵物。但与婴儿的中线位肛后浅凹部位很少找到藏毛疾病的前驱病变,而在成年人确多见。二后天性认为窦和囊肿是由于损伤、手术、异物刺激和慢性感染引起的肉芽肿疾病。证实由外倍进入的毛发是主要病因。臀间裂有负吸引作用,可使脱落的毛发向皮下穿透。

如何治疗?

治疗原则:

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有炎症时则禁忌,以引流为主,待炎症消退后再行手术。

1.切除、一期缝合:手术切除全部病变组织、游离肌肉和皮肤,完全缝合伤口,使一期愈合。适用于囊肿和中线上的小型无感染的窦道,复发率0%~37%,优点是愈合时间短;

2.切除病变组织,伤口两侧皮肤与骶骨筋膜缝合:使大部伤口一期愈合,中间一部分伤口由肉芽组织愈合。适用于有很多窦口和窦道的病例,效果与切除一期缝合相同,但愈合时间较长;

3.切除伤口开放,次期缝合:适用于严重感染的病例和一期缝合发生感染伤口切开引流的病例;

4.切除伤口开放:适用于伤口过大不能缝合和手术复发的病例。手术简单,但愈合期长,形成的瘢痕广泛,只有一薄层上皮,瘢痕容易破裂;

5.袋形缝合术:切除窦道壁表面部分上盖皮肤,用肠线或可吸收的人造缝线创口以促进愈合。多用于不能切除病例或复发性藏毛窦。

最常用的方式:完整切除病灶、一期缝合。

本案例的手术经过:

麻醉后,俯卧位:

设计手术切口:

美兰染色后,完整切除病灶组织:

分层无张力缝合,留置引流管:

术后第5天出院,10天后拆线,痊愈后:

手术医师:徐李笑子、胡海涛、杜国能、杨杰

学习笔记:原创藏毛窦切除菱形皮瓣成型术(改良Limberg手术)邵万金教授----丁香园论坛

藏毛窦藏毛窦切除菱形皮瓣成型术,也称改良Limberg手术(见手术图),成功率在90%以上,复发率低。

术前切口设计:

按设计切开:

切开,达筋膜层:

完整切除病灶:

切除病灶后:

继续游离皮瓣,然后转移,对角缝合:

对合两个角点,然后缝合筋膜层:

留置引流管,缝合皮肤:

完全愈合后:

另有手术视频分享,但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nongzhong.com/gzzf/43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