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点上方“肛肠微创技术交流”快速
亲爱的同仁,大家好!
今日与大家分享一例肛周表皮囊肿(伴感染)手术!
肛周表皮样囊肿(Perianalepidermoidcyst)是较常见的皮下组织内的囊肿,属体表良性肿瘤。多为先天性原因,由胚胎期间埋入深部的外胚叶组织未发生退变而继续发育所致。
表皮样囊肿:还可能由于皮肤因外伤、摩擦而破裂时,一些表皮组织碎屑随外力或异物穿刺植入皮下组织内继续增殖生长后形成。这种囊肿又称为创伤性表皮样囊肿、包涵囊肿、植入性囊肿。先天性原因生成的囊肿,常见于相当胚胎发育时期颜面各突、鳃裂,或躯体正中线的胚性融合线上,如眉外缘、鼻梁、口底、颈、锁骨、阴囊、会阴、骶尾等部位。后天性原因生成的表皮样囊肿,多见于手指指肚、手掌、足跖,或手术创口等部位。
表皮样囊肿又称角质囊肿(keratin),囊壁为正常表皮,内含角质物,有时有胆固醇结晶,可单发也可多发。开始为小结节样,以后逐渐缓慢增大,一般与表皮粘连,与皮下组织不粘连,可活动,不疼也不破溃。表现为坚硬,圆形小肿物如豌豆大小,不疼。发生于脑膜内的表皮样囊肿,常堆积有分层次的表皮角化鳞片,有特殊的银白色,称为胆脂瘤。囊肿可继发感染,感染后,囊肿可与周围组织粘连,极少数可恶变。
囊肿所处位置深浅不等,表皮样囊肿多较浅,一般与表皮粘连,与皮下组织不粘连,可活动,不疼也不破溃。体积大小不定,直径可由数毫米至十数厘米。
手术切除是其唯一的治疗手段。应按整形外科原则进行仔细缝合,局部切口只遗留较小的切口瘢痕。如有囊壁残留,易于复发。
患者情况:具体手术过程详见下图:
患者资料:
患者,男,24岁。
主诉:肛周包块10年,加重伴疼痛4天。
术前诊断:肛周包块(伴感染)性质待定。
术式:肛周包块摘除术,肛周感染切开引流术。
麻醉方式:鞍麻。
术者:陈文平
术前情况:术前包块如图所示,下图为11点包块以作切口:
暴露11点包块,完整摘除:
摘除包块呈囊状,质韧:
沿7点包块最明显处做放射状切口,见大量脓性分泌物流出:
术毕情况:摘除包块及感染组织送病检:
病理回报情况:
更多肛肠最新资讯、典型病例、微创技巧、基础解剖、最新进展、热点文章等精彩内容右下角的“阅读原文”。陈文平赞赏
人赞赏
人喜欢刘云涛做客CCTV品牌影响力白癜风的症状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