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
肛周脓肿,又称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中医称为肛痈。肛周脓肿是发生于肛门、肛管和直肠周围的急性化脓感染性疾病,属于细菌感染,是肛瘘的前身。本病与肛瘘是肛肠三大疾病之一,发病率约为2%,占肛肠疾病的8%~25%。多见于20~40岁的男性,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3~4倍,小儿发病率也相对较高。
肛周脓肿发生后应认真对待,发生在肛门两侧的坐骨直肠窝和骨盆直肠窝及男性前侧的会阴筋膜下的脓肿最为凶险,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二、接种疫苗的必要性
反复的肛周脓肿和瘘管形成与感染、遗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关,部分患者存在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肛周脓肿患者如有免疫功能缺陷,减毒活疫苗的接种需要慎重决策。国内外相关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肛周脓肿是接种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后发生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VAPP)的高危因素之一。20世纪90年代随着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的使用,VAPP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美国自年全面实行IPV接种后未再有VAPP的新发病例报道。
三、接种建议
可以接种:按免疫程序接种,脊灰疫苗基础免疫使用IPV,痊愈后加强免疫可接种IPV或OPV。
本号内容来自网络、报刊及电视台,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