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学习丨克罗恩病患者发热肿胀的罕见原因

Dr.X陪您读的第篇文章

克罗恩病患者发热肿胀的罕见原因

文献来源:Gastroenterology;:-

病例:一名18岁的男性患者,在几周内出现发烧、颈部肿胀,伴有肛周病变和颈部自发性瘘管。

患者曾有过重度克罗恩病的病史,3年前接受过回盲部和空肠切除术。使用英夫利西单抗和硫唑嘌呤联合治疗1年后,单用英夫利西单抗维持临床缓解。

体格检查显示,患者体温升高至38.5℃,并且颈部触诊发现3个疼痛性红斑结节(左侧3cm;右侧1cm;右锁骨上方1cm,见图A)。其余的检查是正常的,排便情况良好。

患者表示最近没有过旅行,也没有与任何病人接触。实验室检查发现,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95.5mg/L)。γ干扰素释放试验(QuantiFERON-TBGold)结果正常。

对结节进行细针穿刺抽吸,对浓性内容物进行反复细菌学培养和革兰氏染色,结果均为阴性。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培养和pCR检测也是阴性。

计算机断层扫描(CT)结果显示淋巴结炎,液体内容物伴周围增强。其中个结节由于自发性瘘管而存在气液平面(图B)。

患者既没有肺部异常,也没有纵隔淋巴结肿大,也没有克罗恩病的症状。

淋巴结切除的组织学分析显示,上皮样细胞肉芽肿伴有非干酪样坏死(图C,D)。

尽管结核感染的检测结果为阴性,但由于患者接受了抗-TNF药物治疗,患者也接受了预防性抗结核药物治疗6个月。

但治疗无效,并且患者的瘘管和结节大小不断增加,病情也一直进展。

问题:考虑到病人的病史和疾病进展,下一步应该考虑什么样的治疗,诊断究竟是什么?

答案:无菌脓肿综合症

患者接受抗-TNF药物治疗期间出现发热性颈部淋巴结病变,临床表现提示结核性淋巴结炎。但抗结核治疗无效,病因学检查的阴性结果,反而提示了另一种病理过程。

在抗结核治疗之后,因为对感染性病因的广泛检查均为阴性结果,医生启动了激素治疗。治疗起效迅速,症状消失,C反应蛋白降低至10mg/L,3周内颈部肿胀消失,瘘管完全愈合(图E,F)。

对激素治疗的这种反应,提示了患者自身炎性疾病的病理特征。

上皮样细胞肉芽肿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可能会引起转移性克罗恩病。但这种假设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成立的,因为在在患者肉芽肿内发现了非干酪样坏死。并且患者的症状是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下发生的,而在整个过程中克罗恩病一直得到很好的控制。

此外,转移性克罗恩病通常局限于皮下皱(如乳房下皱、腹股沟区域和腹部皮褶)。

无菌性脓肿综合征,是年由André等人首次报道的一种罕见的与克罗恩病相关的疾病,是一种涉及中性粒细胞的自身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播散性无菌脓肿聚集,70%的病例与炎症性肠病相关。

无菌性脓肿一般位于脾脏(90%)和腹部淋巴结,但也可影响肝脏、肺、胰腺和浅表淋巴结。重复的细菌学检查结果一直是阴性。

发热是最常见的临床特征(90%),尽管使用抗生素治疗,但症状可能因无菌性脓肿的位置而异。生化检查结果显示,CRP和白细胞计数升高。

在组织学上,无菌性脓肿的结节状病变的范围很广,从几毫米到7厘米不等,并且含有白色脓液。这些脓肿被上皮样细胞肉芽肿所包围,其中可以发现非干酪样坏死,这与结核不同。

特殊染色的结果也是阴性的(Ziehl,periodicacid-Schiff,,Grocott,Whartin-Starry)。

皮下淋巴结受累的主要鉴别诊断是坏疽性脓皮病,但坏疽性脓皮病不会表现为被肉芽肿包围。

如果病变局限,可以通过秋水仙碱、沙利度胺或氨苯砜进行治疗,但激素治疗几乎是必不可少的,通常会获得较好的效果。但三分之二的病例会出现复发。

总之,无菌性脓肿综合征是一种排除性疾病诊断,这种情况很少见。对于反复出现发热和深部脓肿,但反复感染性检查结果阴性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应考虑这类疾病。

(本文仅供个人学习)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文章链接

Dr.X

CD病例学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nongzhong.com/gzzx/63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