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药可以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zg/140420/4376256.html葛均波院士团队成功完成TaurusOne?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上市后上海地区首例植入
年7月22日上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会长,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医院葛均波院士,医院,成功完成TaurusOne?经导管主动脉瓣系统上市后上海地区的首次植入。本次临床植入患者主诉为“活动后胸闷,黑矇”,入院后临床诊断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并中度反流”。经TAVR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术后即时评估,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改善,未发生手术并发症。这是TaurusOne?经导管主动脉瓣系统上市以来,在上海地区的首例植入。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为64岁老年男性,主因“主动脉狭窄(重度)、主动脉反流(中度)”入院。
既往主动脉狭窄病史清晰,以“主动脉狭窄(重度)、主动脉反流(中度)、三尖瓣反流(轻度)”收治入院。
入院超声提示左室壁增厚,主动脉瓣回声增强,提示主动脉根部严重钙化。
CT报告示主动脉瓣钙化明显,左右冠散在钙化斑块。
病例特点
该病人为一例典型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
①患者主动脉根部钙化明显,瓣上钙化呈集中式分布,瓣膜植入后锚定力可,形变风险较大。
②患者病程较长,左心顺应性改变明显,心功能代偿能力差,术中须注意循环系统风险。
③患者外周血管、主动脉弓情况良好,外周风险较小,但仍需注意防范入路血管损伤。
主动脉根部评估
CT数据显示该患者为三叶式主动脉瓣。
1.主动脉瓣瓣环周长77.0mm,平均周长径24.5mm,SOV:32.6mm*.4mm*32.2mm,瓣叶增厚,瓣上钙化明显,HU钙化积分mm3。
2.左冠开口高度18.8mm,右冠开口高度21.9mm,高度可,根据瓦氏窦内径和瓣叶长度综合判断,冠脉堵塞风险小。
钙化评估及主动脉根部速览
VR
HU
外周血管及主动脉弓解剖
患者主动脉弓角度、弓距可。双侧血管内径可,未见明显钙化,股动脉分叉位置可,入路血管条件良好。
手术策略讨论
①患者主动脉瓣钙化严重,瓣膜植入形变可能性大,应就球囊预扩情况选择最终瓣膜型号。
②患者瓣上钙化呈团块状、中心聚集性分布,球囊预扩时须注意冠脉灌注情况。
③患者LVOT钙化不明显,瓣膜释放时应注意下滑风险。
④患者心脏代偿能力较差,应注意减少对心脏的刺激,避免循环功能障碍的发生。
手术过程概览
葛均波院士在术中操作TaurusOne?TAVR系统
术前平均跨瓣压差66mmHg
术前超声提示左室最大射血速度4.6m/s
主动脉根部造影(可见中重度反流)
瓣口开门,导丝跨入
TaurusAtlas20mm球囊
帮助判断瓣膜适合尺寸
Taurus输送器顺利过弓
瓣膜释放过程稳、准、快,释放后定位可,形态佳,工作正常,平均压差6mmHg
术后即刻评估
跨瓣压差
超声影像
术后即时数据显示,患者平均跨瓣压差降至6mmHg,AV前向血流速度降低至1.7m/s,手术效果非常理想。
葛均波院士团队术后复盘总结:
这是一例有示范意义的AS患者瓣膜植入术,患者主动脉瓣根部钙化明显,呈中心聚集形态,主动脉弓部及外周血管钙化轻微,使得术者能专注于根部病变的处理。钙化的集中,为入路建立和器械过弓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最终瓣膜的工作形态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球囊预扩在本病例中,有着很高的数据价值。一般而言,瓣上钙化很严重的情况下,存在downsize两个型号的可能。患者瓣环平均径24.6mm,术前评估downsize一个型号,推荐预装AV26瓣膜。术中经TaurusAtlas20mm球囊预扩,钙化推移明显,适于植入AV26号瓣膜,验证了术前评估的正确性。
在此基础上患者LVOT钙化较轻、升主动脉内径较大,瓣膜流入、流出端难以提供支持力,使瓣膜植入后位移风险较大。我们选择在造影辅助下的定位释放,帮助瓣膜准确植入预定功能区,使得患者获益较佳。最终,经团队密切配合,从过弓到释放完成,整个过程流畅、一气呵成。沛嘉TaurusOne?输送器以其出色的过弓能力,让我们团队印象深刻。瓣膜一次释放完成,定位准确,主动脉反流微量,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无论是输送器出色的过弓性能,还是瓣膜优秀的封堵效力,都展现了沛嘉TaurusOne?瓣膜的不俗品质。希望未来,沛嘉的二代、三代瓣膜,能够更好的服务临床,使得更多患者获益。专家介绍
葛均波
医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会长,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医院心内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医院院长,医院院长,医院院长,复旦大学泛血管基金理事长,教育部“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与器械”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理事会理事,美国心脏病学会国际顾问,世界心脏联盟常务理事,世界华人心血管医师协会荣誉会长、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可回收自膨式瓣膜(TaurusElite)完美助力高冠脉风险TAVR·完全局麻无镇静·同期冠脉保护年7月21日下午,中医院吴永健团队在ChinaValve全国TAVR联播平台上完成本团队的第34例完全局麻无镇静的极简式TAVR,此例为在完全局麻无镇静的方式下应用可回收自膨式瓣膜(TaurusElite)为高冠脉风险TAVR操作提供风险规避的机会。
该AS患者解剖特点:三叶瓣,小瓣环、小窦、小窦管交界,左冠状动脉开口低,左冠脉开口水平可见少许瓣叶结构,因此冠脉闭塞风险高。此外,该患者双侧髂股入路偏细,增加了鞘管建立手术入路难度。经过详细的风险评估后,采取完全局麻无镇静下TAVR操作顺利,1个小时完成全部操作,成功完成ChinaValve全国TAVR联播的手术任务。
患者术前资料
基本情况:79岁,女性,身高cm,体重55kg。
既往病史:30年前中重体力活动时出现头晕症状,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双下肢水肿,休息后自行缓解。6年来轻度体力活动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外院诊断为主动脉瓣狭窄,外院超声提示收缩期峰值流速4.7m/s,平均压差54mmHg。
合并症:冠心病(既往LAD支架),腰椎术后。
STS评分:4.89%。
NT-proBNP:pg/ml。
超声心动图:平均压差65mmHg;峰值流速4.9m/s;左室舒张末直径52mm;EF64%。
CT评估:三叶瓣,小瓣环,小窦,小窦管交接,冠瓣钙化偏重,瓣上2mm起始钙化,瓣上4mm钙化最重,左冠瓣无钙化;左冠脉开口偏低,冠脉开口可见少许瓣叶;腹主动脉弥漫溃疡,双髂股动脉偏细伴钙化。
1.基本层面CT评估
2.多平面测量CT评估
3、心室大小评估
4.全主动脉入路CT评估
极简式TAVR操作策略
麻醉方式:完全局麻无任何药物镇静,麻醉师监测(取代全醉+气管插管或喉罩)。
静脉通路:右肘正中静脉留置针套(病房护士完成)。
无导尿,无食道超声,无深静脉置管。
主入路:右股动脉(动脉超声引导穿刺,2把ProGlide预埋)。
辅入路:左股动脉。
临时起搏器:右股静脉路径右心室起搏。
球囊扩张:20mm预扩球囊预扩。
瓣膜选择:植入23mmTaurusElite可回收瓣膜。
冠脉保护:必要时经右桡动脉行冠脉保护(烟筒支架)。
TAVR操作全过程
1.冠脉造影。
动图1-左冠造影
动图2-左冠造影
动图3-右冠造影
2.角度猪尾行主动脉根部造影(右窦中心体位)。
标准位置良好,并且患者存在少中量反流。
动图4
3.选择20mm预扩球囊预扩。
无冠瓣处略有腰征,无任何瓣周反流,但是球囊完全封闭窦管交接,且完全压向左主干方向,尽管左主干显影良好。
动图5
4.23mmTaurus瓣膜第一次释放至75%。
采用可回收瓣膜,没有采用冠脉保护,瓣膜逐步释放,释放到75%,多角度造影显示冠脉通畅。
但考虑到一旦出现冠脉闭塞,增加患者抢救风险,危及患者性命。
动图6-首次瓣膜释放定位
动图7-观察冠脉血流
动图8-观察冠脉血流
5.回收瓣膜后,经右桡动脉行左冠烟筒支架保护,23mmTaurus瓣膜第二次释放分步释放,最终造影瓣膜无任何瓣周漏,冠脉血流通畅,手术顺利结束。
动图9-左冠支架保护
动图10-瓣膜完全释放造影
6.最终即刻超声显示峰值流速:2.2m/s;峰值压差:9mmHg;EF60%,微量瓣周漏。
手术特点及难点
1.高冠脉闭塞风险:小瓣环、小窦、小窦管交界,左冠开口低。
2.入路困难:腹主动脉弥漫溃疡,双髂股动脉偏细伴钙化。
3.可回收瓣膜:为冠脉闭塞高风险提供更多机会。
4.冠脉保护:左主干预埋支架预防冠脉闭塞高风险。
TAVR术后感
TAVR术前详细的CT评估能够规避TAVR术中风险,本例患者高冠脉闭塞风险和下肢入路不良,然而患者为高龄女性,小体重,存在虚弱,难以耐受外科全麻。因此我们选择完全局麻无镇静,能够让患者像做冠脉支架手术一样完成微创换瓣手术。术中患者由于腰椎问题,略感腰部疼痛,给予吗啡镇痛,其他全部TAVR过程,患者没有任何不适。TaurusElite可回收瓣膜首次释放考虑到冠脉闭塞风险后轻松回收,为避免冠脉闭塞,迅速经右桡入路完成冠脉支架支架预埋,在冠脉保护下TaurusElite瓣膜再次释放。手术成功,患者全程清醒,术后能后立马安返病房。手术转播过程中诸位专家讨论完全局麻无镇静的极简式TAVR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时可回收瓣膜新时代到来势必进一步推动TAVR技术的发展。
医院心脏中心团队成功完成华中心外科首例TaurusElite?经导管主动脉瓣系统在纯反流患者中的应用年7月22日,医院心脏中心团队完成TaurusElite?经导管主动脉瓣系统上市后华中地区心外科首次植入,成功为一例单纯主动脉瓣反流患者进行了救治,术前团队充分讨论及充分准备,术中反复调整释放位置,最终实现瓣膜零位精准快速释放,瓣膜位置稳定,无瓣周漏,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获得了优异的即刻手术效果,保障了患者的远期预后。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73岁男性,入院超声检查显示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稍增厚、回声稍强,升主动脉增宽。
术前CT评估
?三叶式主动脉瓣,微量钙化,瓣叶稍增厚。
?左右冠高度可,左右冠瓣长度小于冠脉开口与瓣叶附着缘距离。
?左室流出道呈直筒型,瓣环下4cm流出道内径约26mm,瓣环下5mm内径约27.5mm,稍大于瓣环内径。瓦氏窦较宽,窦管交界及升主动脉内径可,升主动脉无扩张。
?左室腔内径可,心室壁无增厚。
?主动脉瓣环与水平面夹角较大61°,横位心,主动脉弓角度较锐利76°,弓距良好。
?入路血管散在钙化,局部较严重,双侧血管内径良好,整体入路血管条件良好。
CT动态预览
主动脉根部测量及钙化评估
冠脉阻挡风险评估
外周血管入路评估
手术难点及策略
根据术前CT报告分析,本例手术存在以下难点:
?三叶式主动脉瓣反流患者,锚定力弱,人工瓣膜下移及瓣中瓣风险高,根部损伤及瓣周漏风险较小。
?冠脉高度可,综合瓦氏窦内径等因素考虑,冠脉遮挡风险小。
?横位心,考虑瓣口开放无受限,输送系统有跨瓣困难小;主动脉弓夹角锐利,有输送器过弓困难可能,必要时使用双超硬导丝策略或SNARE辅助过弓。
?入路血管散在钙化,术中存在入路血管并发症可能。
相应的手术策略:
?右侧股动脉为主入路,左侧辅助入路,使用20F戈尔血管鞘。
?不预扩,预装AV29瓣膜,释放角度RAO29°CAU37°(左右重合),较高位快速释放,下移明显时及时瓣中瓣治疗。
手术过程
主动脉根部造影,明显大量反流。
主动脉根部造影
TaurusElite?轻松过弓
精准定位
瓣膜快速释放工作位
反复调整释放深度,最终精准定位零度释放位点,起搏次/分,TaurusElite?AV29mm瓣膜快速释放了四分之三。
瓣膜缓慢脱钩
术后造影评估
停起搏,缓慢释放瓣膜脱钩。观察几分钟,TaurusElite?AV29mm瓣膜锚定良好,未下滑。术后造影结果显示瓣膜形态、位置良好,无瓣周漏。手术即刻超声测量,主动脉瓣工作良好,无反流。
术前超声评估
术后即刻超声评估
本例患者为三叶式纯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加上弓部夹角相对锐利,给输送器过弓增加了难度。TaurusElite?经导管主动脉瓣系统其输送系统较柔软,在本例中能很好的柔顺过弓;其次内外裙边设计,有效减少瓣周漏;收腰设计降低了冠脉阻挡风险,在本例中也恰好卡在STJ位置,帮助瓣膜锚定,防止下滑。本次手术医院心脏中心团队默契的配合、精湛的手术技巧以及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为TAVR可回收系统在临床治疗AR患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专家点评:
医院心外科主任刘金平教授点评,这是一台三叶式纯主动脉瓣反流患者,术前评估一定要做好钙化和锚定区域评估,并了解器械特点。此例病变有三个锚定点,第一个是瓣环平面,第二个是瓣环平面上26.4mm位置的STJ,第三个是升主。TaurusElite?高密度流入端瓣膜设计,保证足够强的径向支撑力,来确保瓣膜植入后的稳定性,同时外裙边的设计降低了瓣周漏风险。另外本例患者弓部夹角相对锐利、横位心,TaurusElite?瓣膜低密度流出段的设计也帮助术中更好的完成过弓与跨瓣操作。其次针对反流患者,瓣膜释放过程中一定控制好血压,最好降到50mmHg以下,初始位置不能太高,释放过程中要一气呵成,TaurusElite?在输送系统的设计上采用了的人体工程学大手柄设计,同步性良好,旋转操作简单方便,保证释放过程的顺利进行,其可回收功能,也给术中操作留有余地,给反流病人精准定位提供了保障。最后,瓣膜释放后预留足够时间观察瓣膜位移情况。这台手术的成功,是整个心脏中心团队,包括心外、心内、超声影像、麻醉等,通力合作的成果。
专家介绍
刘金平
医院
心血管外科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留美、留澳博士,博士后。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心血管外科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心脏病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心脏病微创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微创心胸外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心脏移植学组委员、亚洲心脏瓣膜委员会中国分会常委、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心血管免疫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器官移植学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厄尔巴肯奖”、中国医师学会心血管外科分会首届“杏林奖”获得者。《ArteriosclerThrombVascBiol》、《中华实验外科》、《中国体外循环》、《心血管外科杂志》等重要期刊杂志编委及审稿人。在《Circulation》、《ArteriosclerThrombVascBiol》等国际国内权威期刊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在微创、重症及心肺移植领域有深入研究和广泛影响力。
鲁志兵
医院
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心内科主任,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青年委员,室性心律失常工作组委员,起搏工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湖北省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台海医学会心律心电学专业委员会常委,武汉市心血管病学会心律失常分会委员,湖北省ClT心律失常青年俱乐部主席,中国绿色电生理联盟湖北分部副主席。任美国SCI杂志AutonomicNeuroscience:BacicandClinical杂志编委(editor),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特邀审稿人,武汉市医学骨干人才,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
王斌
医院
心血管超声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湖北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超声学分会主任委员,湖北省TAVR联盟秘书,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先天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NSCHD)委员,亚洲心脏瓣膜病学会(AAHVD)中国分会委员会委员,医院学会心脏瓣膜病专委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委,湖北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第五届委员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组员,湖北省卒中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肺血管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重症影像专业委员会常委,武汉医学会第一届智能医学分会常委。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工作,对各种简单先心、复杂先心、心肌病、瓣膜病、冠心病、心脏肿瘤等各种心血管疑难病例的超声诊断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全球首位开展经鼻咽食道超声引导左心耳封堵的术者,国内最早开展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肺动脉瓣置换(TPVR)、经皮及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TAVR)、微创三尖瓣置换(TTVR)、微创二尖瓣置换(TMVR)、左心耳封堵(LAAC)及超声引导下房间隔分流器植入术者。目前为湖北省TAVR联盟秘书,医院的TAVR超声带教及经食道超声(TEE)带教。近年来主持及参与国家、省、校级科研项目5项,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专项子课题1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1项。共发表科研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以第一作者及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20篇,包含EuropeanHeartJournal、JACC:CardiovascularImaging、Circulation-CardiovascularImaging、ASE等国际顶级期刊,总IF:.,平均IF:9.,单篇最高IF:29.,IF5有11篇,另中华等核心期刊5篇,参与指南撰写2篇。参编著作11部,其中担任《心血管疑难病例超声心动图解析》副主编。
重庆首例!陆军医院心内科完成TaurusElite?可回收经导管主动脉瓣系统上市后首次植入年7月22日,备受瞩目的CHINAVALVE(HANGZHOU)学术会议正如火如荼的展开,作为心脏瓣膜领域一年一度的学术盛会,本次会议设置了国内最大规模的瓣膜手术联播演示,陆军医院心内科结构性心脏病团队本次受会务组邀请成功演示一例高难度TAVR手术,成功为一例高冠脉堵塞风险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进行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医院心内科结构性心脏病团队使用了TaurusElite?的可回收功能,实现了瓣膜位置的精准释放,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这也是该系统上市后在重庆地区的首次植入,医院心内科微创瓣膜治疗再上新的台阶。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为74岁女性,左房增大、心功能IV级,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气促,伴夜间阵发呼吸困难,双下肢间断水肿。超声提示:主动脉瓣增厚并明显钙化,开放明显受限,重度狭窄,微量反流;主动脉瓣上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4.68m/s,峰值压差88mmHg,平均压差42mmHg,瓣下见反流,面积约1.9cm2。心电图提示患者窦性心律,左室肥大,T波改变,拟进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进行治疗。
术前评估:
1.主动脉瓣瓣环周长67.0mm,平均周长径20.7mm。
2.主动脉瓣呈Type1型二叶瓣,瓣叶纤维增厚,中度钙化,钙化散在分布。
3.左冠开口较低,左冠瓣长度大于冠脉开口至瓣叶附着缘距离,瓦氏窦内径偏小,有一定冠脉遮挡风险。
4.主动脉瓣环与水平面夹角可,主动脉弓角度与宽度可。入路血管局限少量钙化,双侧血管内径良好,整体入路血管条件尚可。
病例特点:
该病人为一例典型Type1型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左冠有堵塞风险,瓣叶增厚,中度钙化,人工瓣膜的锚定有一定困难。
1.瓣叶纤维化增厚严重,瓦氏窦偏小,左冠瓣长度大于冠脉开口至瓣叶附着缘距离,左侧冠脉堵塞风险很高。
2.该病例少量钙化,合并主动脉瓣少量反流,瓣膜锚定难度偏高,有瓣膜位移风险。需采用较高位(瓣环下0-2mm)释放策略,释放位置需精准。
主动脉根部评估:
外周血管及主动脉弓解剖:
手术策略讨论:
晋军主任带领手术团队进行术前策略讨论
1.该病例主动脉瓣瓣环平均径、周长径数值位于瓣膜推荐型号AV23型号,球囊使用18mm进行预扩,需综合考虑左侧冠脉阻塞风险和瓣膜位移风险,术中需通过主动脉根部造影和球囊预扩最终确定瓣膜尺寸。
2.患者瓣叶增厚严重,瓦氏窦偏小,左冠瓣长度大于冠脉开口至瓣叶附着缘距离,冠脉风险极高,术中需根据球囊预扩情况决定是否做冠脉保护。
3.根据术前CT评估,球囊预扩角度为LAO21°CRA9°(左冠切线位)充分评估冠脉灌注情况,释放角度为RAO10°CAU28°(右足位)。使用18mm球囊预扩,根据沛嘉TaurusElite?产品设计特点采取瓣环平面下0-2mm高度释放策略。
4.患者双侧入路血管条件合格,常规选择右侧股动脉为主入路,左侧为辅入路。
手术过程概览:
晋军主任团队进行手术直播演示
主动脉根部造影
球囊预扩
球囊预扩评估冠脉有阻塞风险,预埋导丝保护
第一次释放
位置偏深回收调整,进行第二次释放
冠脉风险评估
冠脉遮挡,LM植入支架
冠脉灌注良好,确认人工瓣膜位置
左髂动脉“翻山造影”下缓慢退鞘,造影观察无血管损伤,手术结束。退鞘
外周血管造影
术后超声:
术后压差显著改善,微量反流,患者血压良好。
植入后血流动力学有效改善,术后Vmean1.1M/S,Pgmean5mmHg。
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晋军教授: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瓣膜退行性病变发病率不断增加,对于此类患者群体,若不及早干预,患者生存期很短,同时此类患者往往因为高龄、体质差、合并基础疾病等原因难以耐受开胸手术,TAVR避免了开胸及体外循环,具有创伤极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是此类高危患者的最优选择。本台手术难点在于患者冠脉堵塞风险很高,在进行球扩后进行冠脉的保护,植入支架后发现有冠脉堵塞的可能果断采取冠脉球囊保护技术,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危险,最终左主干开口植入一枚支架,顺利完成手术,本次手术在5万多名直播专家的见证下完成了重庆地区首台TaurusElite?可回收瓣膜,多次回收的回收性能可以帮助术者提高TAVR瓣膜的精确定位,大幅度提高了TAVR手术的最终效果。本台手术的成功开展,也医院TAVR技术再上一个台阶,全面进入了可回收TAVR时代。
专家介绍
晋军
陆军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首批医学领军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英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现任陆军医院(医院)心血管内科(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主任,军队“双重”学科学术带头人、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重庆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是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大血管学组副组长、重庆市医学会内科学专委会主任委员等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JACC》中文版编委。
医院修建成教授团队成功完成广东省首例TaurusElite?经导管主动脉瓣系统植入年7月26日医院心血管内科修建成教授率领瓣膜介入团队,在麻醉科团队、ICU团队、心外科团队、介入科团队、超声科团队以及影像科等兄弟科室全力配合下成功完成了广东省首次TaurusElite?经导管主动脉瓣系统植入,成功为一例二尖瓣成形、主动脉瓣替换、升主动脉内膜撕裂局部修复术后生物瓣衰败患者解除了病痛。
运筹帷幄,步步为营
全面评估手术风险,详细制定手术方案
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老年男性,76岁,于年行二尖瓣成形,主动脉瓣替换术,二尖瓣植入32#PhysioI二尖瓣成型环,主动脉瓣位植入23#爱德华人工瓣膜(perimount21)。近一年半出现活动后气促,经诊断主动脉生物瓣重度狭窄合并重度关闭不全,考虑患者年龄及脑梗死等危险因素,外科二次手术风险高,经过充分的术前食道超声及心脏CTA的评估,修建成教授团队认为,目前国际上“瓣中瓣”(ValveinValve)技术可为该患者解决病痛,在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采用经股动脉途径为患者进行主动脉瓣的“瓣中瓣”植入。
影像学检查结果
超声检查
心脏彩超:1、主动脉瓣置换后生物瓣重度狭窄合并重度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瓣口流速Vmax4.24m/s,峰值跨瓣压差72mmHg,平均跨瓣压差36mmHg,瓣环内径20.9mm,升主34.2mm。2、左房增大;3、升主动脉增宽;4、室间隔增厚;5、二尖瓣、三尖瓣及肺动脉瓣返流(轻度);6、左室舒张顺应性减退。
术前CT检查
主动脉根部评估
术前CT:三窦氏主动脉瓣,主动脉瓣SAVR术后,SMVP术后,二尖瓣人工瓣环距主动脉瓣环约5mm;瓦式窦内径尚可,窦管交界、升主动脉内径可。
左心室解剖评估
左心室心腔稍偏小,可能会出现急性大量主动脉瓣反流而导致低血压甚至循环崩溃的风险。
入路评估
外周入路血管散在钙化,双侧入路血管管径良好,整体入路血管条件尚可。
手术难点及策略
由检查诊断结果显示,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大大增加了本次手术的操作难度和风险,经过术前分析,修建成教授指出:患者外科人工瓣膜置换术后,与常规AS病例解剖相比,锚定难度较高;
TAVR瓣膜植入位置要求精准,既要达到治疗生物瓣衰败的目的,又不能影响自体二尖瓣瓣膜功能,如有瓣周漏,瓣周漏需控制在少量范围以内;
左室心腔小,术中循环稳定挑战较大,需麻醉医师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