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双下肢浮肿的患者日益增多,多表现为清晨较轻,傍晚加重,以手按压有凹陷,患者多比较紧张,以为是肾出了问题,然多方检查,并无特殊发现,治疗上又无特效疗法,因此很是困惑。其实,这种情况中医多认为是气虚血瘀,血不利则为水而导致的水肿病,辨证应用中药治疗,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李女士,5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浮肿一个月,医院治未病科就诊,“用手指一按一个坑,一按一个坑,也验过尿、查过肾功能、腿的B超,都没事,真邪门!”李女士说。我院治未病科梁金波主任诊为:湿热血瘀、脾肾两虚证,辨证应用黄芪、益母草、牛膝、黄柏、冬瓜皮等中药治疗半个月,尿量增多,周身轻松,双下肢浮肿消失,用手指按压再也没有“坑”了。随访半年,未再复发。“中药真厉害,之前我吃了好多利尿药,浮肿稍微好一点,但用不了多久,还是老样子,这次是彻底好了!”李女士兴奋地说。
追溯此类患者病史,多存在劳累、久坐、久站、久蹲等劳损或易急、生气等情绪不佳的情况,中医讲“劳则气耗”,“气大伤身”,劳损或不良情绪日久,正气虚馁、脾肾两虚,先后天皆不足,中医认为“气能行血”,气虚则血行不利,血不利则为水,于是发生水肿。又双下肢为人体最低位,水往低处流,故常表现为双下肢浮肿。现代医学认为,此种水肿多为静脉瓣功能欠佳,回流不好所致,日久易致静脉曲张,发展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平素除穿紧身袜、抬高下肢外,又无良好的治法,而辨证应用中医中药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可以避免很多患者遭受手术之苦。
对于一些慢性病,疑难杂症,中医中药确实有其独到的疗效,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得当,疗效是肯定的。医院中医治未病科与您携手前行,不断提高临床水平,让更多的患者受益于中医。
中医治未病科供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