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讲觉得自己有湿看看你是属於哪那壹类

老和尚講:覺得自己有濕?看看妳是屬於哪那壹類!

壹、傷濕,證候:頭身困重、發熱、苔膩、脈滑,頭身困重:是濕性重濁的表現,發熱:傷濕還有可能發熱,因為濕邪容易阻滯氣機,氣屬陽,氣壹憋住,在局部就易產熱,所以容易發熱,舌苔膩:這是濕性黏滯的表現,脈滑:痰濕表現。

二、濕痹,證候:關節酸痛重著、屈伸不利,痹的意思是指痹阻不通,痹病,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濕痹,即關節以酸痛重著、屈伸不利為特征,註意關鍵字——重,出現沈重感,在中醫算濕,因為濕性重濁,痹病是按痛的特征來分別的,遊走性關節疼痛是風痹,關節酸痛重著叫濕痹,假如壹個人的關節痛,又遊走,又沈重,這種情況叫風濕痹,因為“風”與“濕”兩個特征都有,診斷就是兩種邪氣。

如果在剛才兩個特征基礎上再加上遇寒加重,那麽就有三個要素了,風、寒、濕都有,就叫作風寒濕痹,中醫的治療是對應疾病特征的,風寒濕痹三個要素都有,治療就要驅風、散寒、祛濕同時來。

三、濕熱浸淫肌膚,證候:濕疹、癬等滲液性皮膚病,濕熱浸淫肌膚,表現出來就是濕疹、癬等滲液性皮膚病。這是濕性黏滯和濕性重濁的黏、濁特性壹起出現了,只要人體分泌物、排泄物表現出黏黏膩膩,或者渾濁感,都算是濕,當然,皮膚病的癢,也夾有風的特性,瘙癢的局部是有輕遊走感的。這是風性善行的表現。

四、寒濕困脾(濕濁困脾),證候:脘腹脹悶,口膩,納呆,或便塘而黏,或夾黏液,頭身困重,或肢體腫脹,婦女白帶量多,舌淡胖,苔白膩或滑,脈滑,脘腹脹悶、口膩、納呆:脘腹定位在脾胃,脹悶是氣滯的表現。濕為陰邪,容易阻滯氣機,所以會有脹悶感;口膩是口腔有黏膩感,黏膩是濕的特征;納呆是濕阻脾胃,濕為陰邪,容易損傷脾陽,脾陽受損,運化功能減退。

此外,脾喜燥惡濕,特別怕濕,所以脾不健運的表現較為明顯,便塘而黏,或夾黏液:便塘而黏是指大便像爛泥壹樣,擦不幹凈。有時候濕得比較嚴重還會夾有黏液,便黏與黏液體現的都是濕之黏性,頭身困重或肢體腫脹:濕性重濁,濕在人體的肌膚或者經絡,就會出現頭身困重,或肢體腫脹。肢體腫脹不單是濕,應該還有點水了。

婦女白帶量多:白帶也是黏糊糊、液態狀的,所以算濕;色白偏寒,因為濕偏陰邪,舌體淡胖、苔白膩或滑、脈滑:舌胖是因為體內水多了,把舌頭“泡”大了;舌淡是偏寒;舌苔白偏寒;舌苔膩或者滑是偏濕,此時脈滑也主濕。

五、濕熱蘊脾,證候:身熱不揚,午後加重,汗出熱不解,脘腹脹悶,口膩納呆,頭身困重,或肢體腫脹,腹痛,便塘黃臭而黏,或夾黏液,小便黃短,婦女帶下色黃,舌紅,苔黃膩或滑,脈滑數,身熱不揚,午後加重,汗出熱不解:身熱不揚的意思是身體發熱,但用手捂在肌膚上,壹開始不覺得很熱,但按的時間越久就覺得越熱。

身熱不揚關鍵是濕熱並存,濕把熱裹在體內,這個熱很難壹下透出來,裹在體內的熱只能慢慢地從內向外透發,為什麽這種熱會午後加重?我們按太極圖來推算,早上是陽氣旺,傍晚是陰氣旺,濕熱,熱屬陽,濕屬陰,中午之後是陰邪慢慢加重,也就是濕的比重慢慢加大,濕的比重壹加大,憋在體內的熱就憋得越來越厲害,中醫叫作郁而化熱。

也就是說早上的熱氣是容易外透的,中午之後的熱,由於濕的比重大了,濕又在外圍把熱裹在裏面,所以很難外透。因此濕熱如果發熱,壹般是午後加重,同時即便用發汗藥,由於外裹的是濕,所以只能發出濕,裹在體內的熱,壹般出不來,特別提示:孩子發熱父母莫著急。小孩發熱,尤其是在南方,不少高熱往往是濕熱的熱。如果未將濕熱的熱辨準,只用清熱的藥,效果並不好。必須是清熱跟祛濕同時用,熱才能退得了。

所以,在中醫診斷上必須關註何時發熱,或何時熱加重(體溫升高)很重要,脘腹脹悶、口膩納呆,頭身困重,或肢體腫脹:見寒濕困脾之解,都是濕的表現,腹痛,便塘黃臭而黏,或夾黏液:黃臭可定性為熱,而黏是濕;或夾黏液也是濕。小便黃短是熱。

婦女帶下是濕,色黃是熱,同樣舌紅是熱,苔黃是熱,苔膩是濕,脈滑是濕,脈數是熱,總結:濕熱蘊脾第壹個要素是有熱的特征,比如身熱不揚,午後加重,同時又大便黃臭,小便黃短,舌質紅,苔黃,脈數等。

第二個要素是濕,比如口膩,大便黏,或夾黏液,頭身困重,婦女帶下,還有苔膩、脈滑。

第三個要素就是定位在脾,脘腹脹悶、納呆、便塘,所以中醫的診斷說復雜也復雜,說簡單也簡單,講白了就是定性加定位。

六、脾虛生濕,證候:神疲乏力,少氣懶言,脘腹脹悶,口膩納呆,腹痛,便塘而黏,或夾黏液,頭身困重,或肢體腫脹,婦女白帶量多,舌淡胖,苔白膩或滑,脈緩或弱,病程長,這個癥狀與寒濕困脾很像,只是多了幾項:神疲乏力,少氣懶言,脈緩或弱:這實際上是氣虛的表現,所以氣虛表現+濕濁或寒濕困脾表現,診斷就變了,變成脾虛生濕。

脾虛生濕與寒濕困脾的區別在哪裏?寒濕困脾主要是寒濕妨礙了脾的運化,是實證,而脾虛生濕的因果關系就是,脾虛不能運化水濕而產生的內濕,認真辨別,脾虛生濕除了比寒濕困脾多了神疲乏力,少氣懶言,脈緩或弱這些癥狀,另外的鑒別點是時間比較長,再次強調:中醫的臟腑辨證或者其他辨證的通用程序是:定性+定位。

七、肝膽濕熱,證候:胸脅脹痛,或發熱,身目發黃,色鮮明,厭食油膩,口苦,納呆,小便黃短。或陰部濕疹、瘙癢,或男子陰囊潮濕有臊味,女子帶下黃稠臭穢,舌紅,苔黃膩,脈滑數,脅肋脹痛:脅肋是肝經循行所過,由於濕為陰邪,容易阻滯氣機,氣機受阻,就容易出現脅肋部脹痛。

發熱:這個發熱跟濕熱蘊脾差不多。假如有發熱,應該也是身熱不揚,汗出熱不解,午後加重,身目發黃,色鮮明:指黃疸。因為濕熱熏蒸肝膽,膽汁外溢到肌膚,肌膚就發黃,厭食油膩:還是跟膽汁有關。膽汁的作用是註入小腸,幫助消化脂肪類食物,既然膽汁外溢到肌膚,進入小腸的膽汁就少了,難以消化脂肪類食物,所以厭食油膩。

口苦:熱的表現,各個臟腑的熱都可以口苦,但肝膽濕熱牽涉到膽汁不入註小腸,反而上溢於口,這時還夾雜了膽汁的味道,所以,壹般較其它臟腑的熱會更苦,納呆:濕熱妨礙脾的功能.,小便黃短:熱象。

帶下黃臭:濕熱之象,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都是濕熱的表現,肝膽濕熱還有另外壹組癥狀,不是表現在肝膽臟腑本身,而是表現在肝經循行部位,如陰部濕疹、瘙癢,或男子陰囊潮濕有臊味,女子帶下黃稠穢臭,實際上這是濕熱下註肝經。陰部是肝經循行部位,濕疹是濕熱的表現。

八、膀胱濕熱,西醫表達為:尿頻、尿急、尿痛、尿黃短,這種表達比較好記,為什麽說是膀胱濕熱?尿頻:就是感覺每次小便完又想小便,尿不幹凈,但是每次都尿的量不多,這種感覺就是黏滯感;同時小便的痛還帶有點澀滯感,尿得不流暢、澀滯感也是濕,小便黃短:這是熱的表現,如果再有: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這些濕熱的表現,就更容易肯定了,小便與膀胱有關,所以定位在膀胱。

九、大腸濕熱,證候:主要表現在大便上-排便時也有拉不幹凈的感覺,拉完又想拉,肛門有重墜感,即裏急後重。同時肛門也有灼熱感,裏急後重:既有濕的黏膩感,也有重濁感,肛門灼熱:是熱感,如果再有: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這些濕熱的表現,就更容易肯定。

大便與大腸有關,所以定位在大腸,綜上所述:不管是寒濕困脾也好,脾虛生濕也好,濕熱蘊脾、肝膽濕熱、膀胱濕熱、大腸濕熱,其實它們都有壹個特征就是具有濕的性質和致病特點。符合了,我們就認為它們具有濕。

另外如兼有寒象,那就是寒濕;如兼有熱象,那就是濕熱,同時加上定位癥狀作定位參考,診斷就基本完成了。

山野壹僧、娑婆壹經

振海堂健康管理

长按识别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地址
白癜风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nongzhong.com/gzzf/25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