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1日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第一次接触艾滋病患者,是在我到肛肠科工作的第一年,一个34岁的青年男性,很高很帅,得的是肛周脓肿,刚结婚半年。职业是警察。艾滋病及梅毒检测都是阳性,至今我也忘不了,我告诉他手术做不了,艾滋病检测阳性,建议他去外院就诊时,他绝望而空洞的眼神。最后,他说半年前有过一次嫖娼经历。当时少不经事,我的表现是这样的:先是哭了一会,然后拼命回忆有没有直接接触他的皮肤,接着洗手快把皮都洗掉了……把他签字用过的笔扔了,把那本病历夹洗了又洗。接着是检测艾滋病抗体。作为一个有专业素养,学医多年的医生,其实是不应该的。那么关于艾滋病,你究竟了解多少了?一、先来看一组数据。
1、年上半年中国艾滋病发病数为例,年张洪刚艾滋病发病数为例;从到年,中国艾滋病发病数增长了例,增长率高达.68%,其中年增长最多。年上半年中国艾滋病死亡人数为人,年中国艾滋病死亡人数为人。
-年H1中国艾滋病发病数走势图
数据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
2、年一季度新发现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异性性传播例(69.2%);同性性传播例(21.2%);注射毒品传播例(5.3%);母婴传播例(1.1%);性接触加注射毒品传播例(0.4%);既往输血及使用血制品传播9例(0.02%);既往采血浆传播6例(0.02%);传播途径不详例(2.7%)。
3、截止年6月30日,中国共发现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HIV/AIDS),与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4%。由此可见年新增数量激增,相关数据表明,新增案例主要是通过性传播,而在过去,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其中我国艾滋病高发的四大区域为云南、新疆、广西和广东。
数据是不是很吓人?这还不包括没有检测出来的。
二、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
作为传染病,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据报道,中国最早的艾滋病人是年在云南德宏发现的一个注射吸毒人群,经血液检查感染艾滋病者一共人。后来证实,中国艾滋病的源头正是这人。因为当时老百姓都对艾滋病认识不够,政府又故意压下这些影响政绩的负面消息,所有人都没有提高警惕,在得病的人中,很多人从来都没有听过艾滋病这个名字。
云南地处毒品金三角地区这个温床,80年代末起,云南的毒品问题非常猖獗。于是,艾滋病通过吸毒人群共用针管注射吸毒(血液传播)、吸毒妇女卖淫养吸(性传播)迅速的开花结果了。
三、三个传播途径大家都知道的,央视科普很多年了。
其实我想说的是,艾滋病并没有那么可怕,并不是那么容易感染的。
HIV病毒为脆弱的RNA病毒,如暴露在空气中,会因病毒量多寡而在几秒钟至几分钟之内全数死亡。
请看一组数据(来自某百科):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唾液等其他因素可以忽略不计。不要问我血溅射到眼睛里会不会感染艾滋病这种问题,还不如问我你什么时候会被彗星砸中。
虽然以上数据中显示的概率很小,但是始终是有概率,请不要铤而走险。
PS.以上数据的前提是与艾滋病患者发生关系,如果是与健康的普通人进行以上任何行为的感染几率都是0.
四、如何判断是否患上艾滋病。
1、艾滋病感染者在感染后会出现急性症状,大概在高危行为之后第10-14天出现,持续时间1到2周。一般症状为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烧,淋巴结结病症,咽炎,皮疹,肌肉疼痛,疲乏,口腔溃疡,还可能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肝/脾肿大,体重下降,鹅口疮,神经系统病变等。这些症状通常比平日患病持续时间长得多。非常值得注意的是有50%以上的艾滋病感染者初期是不出现急性期症状的,所以依靠这些症状判断是非常非常不靠谱的。
2、急性症状之后免疫系统抑制病毒活动,并能减少血液中的病毒数量。从此病人进入艾滋病的临床潜伏期。潜伏期的长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最短可能仅有两周,最长可达20年。潜伏期病人没有任何可见症状。待免疫系统撑不住的时候,你就会病发了,这个时候病人出现腹股沟淋巴结以外的两处以上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持续3个月以上,并出现全身症状,如无故发热、疲劳、食欲不振、消瘦、体重下降、睡眠时冒汗等,至少有以上两种症状及经血液测试,即可诊断为艾滋病相关综合症。
3、艾滋病可以通过HIV抗体检测检测出,还可以通过试纸检测,但这种检测方法假阳性概率很高,不能作为最终判断。
推荐去各地疾控中心,比较专业。
五、如何有效预防艾滋病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接触感染艾滋病和性病的根本措施。
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避孕套),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大大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同性恋之所以是高危人群,很大的原因是这个群体普遍滥交。
目前,医学界并没有任何可以治愈艾滋病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方法,
也没有任何可行的疫苗。
洁身自好,是唯一的办法。愿天下无艾。
推荐阅读《蓝色小药丸》,作者是弗雷得里克.佩特斯[瑞士],他自己和他媳妇的故事,看完本书,你会揭去艾滋病恐怖的面纱。
最后,附上央视网推广的十条防艾知识。
了解才能远离,来了解十条艾滋病防治常识
1、目前艾滋病尚无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但已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2、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被感染。
3、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4、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大大减少艾滋病感染和传播的危险。
5、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高危险行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6、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7、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时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减少产时损伤性操作、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胎、婴儿被感染的可能性。
8、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是及早发现感染者和病人的重要防治措施。
9、关心、帮助、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鼓励他们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10、艾滋病不仅是医疗卫生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因此积极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桃夭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