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怎么挂号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01217/8505703.html
近日,61岁的熊先生,可给医生出了个难题:他患有冠心病,血管闭塞处需要疏通,但他全身血管钙化严重,且心脏主动脉血管变得像瓷花瓶一样又硬又易碎,缝合线无法穿透和缝合,同时,他的心脏瓣膜重度返流,也需要手术置换,手术风险巨大,这可怎么办?经过深思熟虑,医院心外科团队巧妙地运用“一站式”微创手术解决了他的多个“心病”。
先生今年61岁,3个月前开始间断性的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特别是活动后症状更加明显。熊医院就诊,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提示“主动脉瓣重度反流”,建议他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但家属考虑到外科手术风险较大,医院接受治疗。于是在医生的建议下,熊先生来到医院求医。在得知熊先生的情况后,心外科主任陈绪发教授、冯学国教授、副主任医师王波带领医疗团队对他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可检查结果一出,让专家团队大吃一惊。
熊先生的病情十分复杂,他不仅患有主动脉瓣重度反流,还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右冠重度狭窄,同时大动脉血管病变严重,全身动脉广泛钙化,升主动脉瘤伴主动脉瓷化,且合并肺部占位性病变及陈旧性肺结核,心肺功能极差。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无法进行常规的外科手术。
本着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陈绪发教授带领团队反复研究,最终决定采用微创杂交手术的方式,一次性解决熊先生的主动脉瓣膜反流和冠状动脉狭窄问题。
陈绪发教授介绍,手术分成两步:
第一步先进行冠脉支架植入,就是从患者的右手桡动脉进行穿刺,在熊先生右冠重度狭窄的地方植入一枚支架,解决冠心病的问题;
第二步在患者左胸肋部切开一个小口,从心尖穿刺置入导管,进行主动脉瓣膜的置换,解决瓣膜病的问题。
这种“一站式”微创手术,既解决患者的多个问题,又避免了外科手术的风险,也减少了患者的费用,更重要的是这种微创杂交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术后平均一周即可出院。
(心外科专家团队为患者进行“一站式”微创手术)
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3月13日,陈绪发教授带领心外科团仅用两个小时,成功为熊先生完成手术。目前熊先生已顺利康复出院。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是目前国际上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最先进的微创介入技术,需要多学科联合参与,操作难度高,对团队临床经验、技术水平和配合程度是极大考验。袁争百主任医师
从事心血管工作三十多年,专修起搏与心脏导管诊疗。年起,率先在淮北地区开展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急性心肌梗塞急诊介入治疗术及三腔起搏器安置术、心脏自动除颤复律器安置术等心脏介入治疗项目。至今已进行各种心脏介入治疗手术近例。系中华医学会安徽省心血管学会学部委员,淮北市心血管学会副主委。
肖红艳
职位:重症医学副主任医师、成人中心副主任、晚期心脏病病房主任。
职称:副主任医师
学历:医学硕士
教学任职: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心外科教研室主任
研究成果
年获评为“武汉市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称号,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十篇,主持参与科研项目五项,医院学会心脏瓣膜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武汉医师协会重症医学科医师分会委员。
擅长
从事围术期医学及心脏外科术后重症监护工作20年,对重症心脏瓣膜病、冠心病、晚期心脏病、心血管急危重症疾病的抢救及心脏外科围术期的管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IABP、血液净化、机械通气、亚低温及ECMO等机械辅助支持技术方面有深入的研究。目前主要从事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晚期心脏病的临床诊疗工作,参与心脏移植患者的管理工作。
刘道权
医院心脏中心病区主任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会员,从事心血管病诊疗工作15年,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病及其他心血管急危重症的诊治,尤其擅长冠心病介入诊断与治疗及病人术前与术后管理,是较早开展血管内超声(IVUS)、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等冠心病诊治新技术的医师之一。主持并完成各类心血管病介入诊疗及手术余例。
参与国家及省市级科研课题数项,在国内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