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病肛囊疾病

概述

肛囊(analsac)位于肛门侧面4-5点钟及7-8点钟位置,位于肛门内外括约肌之间,含有皮下腺及顶浆分泌管状肛腺(apocrinetubularanalglands),顶浆分泌管状肛腺分泌的恶臭物质用于气味标记(scentmarking)、个体识别及防卫。这种分泌物暂时性地储存于成对的肛囊(paranalsinuses)内,在猫感到受到威胁时或在排便时偶然自主性排空。如果肛囊不能周期性排空,则肛囊腺分泌物变干变稠(如下图)。此时,肛囊嵌塞,猫在排便时出现疼痛、里急后重。猫可舔或撕咬尾根部。

图1此为肛囊脓肿形成的诱因

如果肛囊内发生感染,则疼痛增加,之后可形成脓肿,在一侧或双侧肛囊可通过排出管道流出脓样物质(如下图)。因此,肛囊病的三个阶段为嵌塞、感染及脓肿形成。

图2染血的脓样物质自流

另外一种肛囊病为肛囊括约肌机能不全。患病时,猫可偶然自主性释放肛囊分泌物。虽然这种情况不太常见且对猫的生命不构成威胁,但猫主常常难以忍受。

诊断主要诊断

临床症状:里急后重、舔闻会阴部及瘘管形成是肛囊病的典型症状。自发性排出肛囊分泌物是肛囊括约肌机能不全的典型表现。

诊断注意事项

犬患肛囊病时通常表现疾走,但患肛囊病的猫不常见有这种情况。

有些患肛囊炎(analsacculitis)的病猫可舔会阴部及后腿尾根部,出现对称性脱毛。

治疗主要疗法

徒手挤压:采用这种方法可除去厚重的分泌物。由于猫的肛门括约肌紧张及肛门较小,因此许多病猫需要采用麻醉或镇静。治疗时,术者将食指的第一指骨插入肛门,用插入的食指和拇指挤压肛囊。

灌洗:使用防腐剂,如稀释的洗必泰冲洗肛囊中残留的干碎屑。通常需要使用镇静剂。

滴注抗生素:可局部采用抗生素治疗,特别是针对大肠杆菌、粪链球菌(Streptococcusfecalis)和梭菌(Clostridiumspp.)有效的药物。

全身抗生素疗法:采用上述抗生素进行全身治疗可加速康复,应治疗7~14d。

次要疗法

手术引流:不能自发性排出的肛囊脓肿应该用手术方法打开肛囊,通过皮肤建立引流。

肛囊全摘除(analsacculectomy):对周期性发作的病例应该考虑采用这种方法治疗,但在感染康复之前不应采用。对肛门括约肌机能不全的疾病,这种方法是首选的治疗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治疗之后可能会出现大便失禁,但如果手术中小心切开一般不会经常发生这种情况,如有发生,通常可在7~21d内自行康复。

预后

本病预后良好,但应采用上述方法进行积极治疗。

相关文章推荐

腹水

临床技术-胃管饲喂

猫病-非典型性细菌感染

胆囊囊肿

临床技术-神经系统的检查

痤疮

阿司匹林中毒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

猫放线菌病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清?赵廉《医门补要自序》

长按上方







































中科白癜风专家国庆会诊
中科白癜风公认好口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nongzhong.com/gzzf/13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